绿色建筑

绿色资讯

  • 绿色资讯

    <正>12017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55 689亿元2环保部要求对"未批先建"建设项目进行拉网式排查3防水标准相关措施被列入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工作要点424市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5第四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出炉6北京市出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规定7对标国际标准上海社会投资项目开工审批最短只用15个工作日8重庆市提前3年完成绿色建筑发展目标

    2018年02期 v.10;No.51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特别关注

  • 建筑节能应以实际用能量为导向目标

    江亿;

    <正>在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的当下,我国单位建筑能耗与发达国家相比,究竟是高还是低?中国传统的建筑使用、运行方式有什么优势?当前,建筑节能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等纬度发达国家的2~3倍。实际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建筑能耗水平,主要有3个指标:建筑能耗总量,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建筑能耗。数据显示,我国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

    2018年02期 v.10;No.51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在城市上建设城市

    郑时龄;

    <正>《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上海2035发展愿景是建设成为一座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作为我国的直辖市之一,上海属于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也是文化大都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

    2018年02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企业访谈

  • 绿地致力于打造宜居环境

    高佳琪;

    <正>戎武杰,绿地集团技术管理产品研发部总经理,绿地建筑研究院院长。绿地建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隶属于绿地集团技发部,其成立与绿色建筑息息相关。绿地集团的技术管理体系分为三级架构,其中研究院位于绿地集团层面,担当"引领者推动者"的角色。研究院依据集团战略发展方向,和对市场的预判、政策动向、各事业部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年度战略课题方向,再综合完成

    2018年02期 v.10;No.51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编者的话

  • 人文理念引领绿色建筑发展方向

    <正>绿色建筑方兴未艾,绿色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技术是基础和手段,人文理念则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正如阮仪三教授所说,"绿色建筑是广义的概念,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过去、未来的和谐相处"。承载着美好的生活愿望,绿色建筑要为人们营造"诗意安居"的场所。为此,人文理念应该贯穿于绿色建筑的全过程,

    2018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绿色综述

  • 上海某超高层绿色建筑技术路径与实证研究

    王勋;

    超高层建筑运用绿色节能技术有一定难度。基于《绿色超高层技术评价细则》对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的要求,针对上海市某超高层建筑采用的绿色节能新技术,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6大指标体系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对超高层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运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8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 低碳建筑特征探索及案例分析

    寇玉德;

    目前国内外对于低碳建筑的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从低碳建筑的定义出发,探讨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关系,分析比较国内外低碳建筑特征,总结低碳建筑的技术特征和建筑特征;从采用的技术和建筑本身的体量两个方面,对收集到的低碳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立符合国情的低碳建筑的标准、体系,并依据低碳控制指标和稳步扩大的原则,逐步推进低碳建筑。这些研究成果可为低碳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 层次分析法在装饰装修材料评价中的应用

    俞海勇;曾杰;张德东;刘朝;杨辉;

    为了在装饰装修工程中实现有效选材,通过建立有序递阶层次结构,邀请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利用MATLAB计算权重,并进行合理性检验,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饰装修材料质量评价模型。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大理石产品的评价,实现了大理石外观与尺寸、力学指数、密实度指数的不同性能的评价,证明了该评价模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这些研究成果为智能选材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技术基础。

    2018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 海外超高层LEED认证幕墙项目投标策略探析

    刘晓曼;唐勇;余国保;

    如何在提高建筑节能能性的同时有效控制项目的造价,对海外超高层建筑幕墙项目而言是一个难题。以摩洛哥某超高层LEED绿色建筑认证幕墙项目为例,探讨了提高LEED绿色建筑认证得分的措施,以及在多因素影响下海外LEED绿色建筑认证幕墙项目的投标策略(包括超高层建筑设计优化及施工费用控制、关键系统成本控制、税费税率的确定等)。这些可供类似海外工程项目制定投标策略时参考。

    2018年02期 v.10;No.51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德国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及其启示

    蔡毅春;

    德国环境影响评价流程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别。介绍了德国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总结了德国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的具体流程,分析了流程中的每个步骤。对比德国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后发现:德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大特点是项目最终审批部门主导了整个环境影响评价流程,而不仅是审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给出审批结果。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流程提出优化建议:引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体开展前的沟通商讨会环节,公众参与的主体可由业主转为中立的政府部门或政府委托单位。这些可为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流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建筑节能

  • 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研究

    马俊;

    由于缺乏统一、可操作性的算法,导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难于计算和实施。在综合分析目前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建筑能耗定额等数据,对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算法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一套利用能耗定额等数据计算公共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方法。运用这一计算方法,通过一个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为建筑提供空调冷热源及生活热水热源的项目实例,计算出该项目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48.81。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8年02期 v.10;No.51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 基于室内舒适度的大空间空调送风节能设计研究

    王峰;

    室内大空间给室内空调通风设计增加了难度。以上海某大型展览中心展厅大空间项目为分析对象,以满足室内同等舒适度条件下的最小能耗为目标,进行了下述研究:列出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与能耗模拟分析的耦合计算流程,以及CFD模拟分析和能耗模拟分析的边界条件;对比分析该大空间项目空调送风形式,提出几种满足设计要求的空调送风优化方案;通过能耗对比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最后经现场实测,验证了大空间空调送风数学模型的可行性。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模拟大空间送风提供理论基础。

    2018年02期 v.10;No.5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 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居住建筑外窗节能影响分析

    钟媛玲;李美霞;

    为掌握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外窗的节能规律和潜力,以广东省佛山市一栋住宅建筑为例,采用清华斯维尔节能设计软件,详细分析了外窗传热系数、玻璃遮蔽系数、外窗玻璃种类对建筑节能的影响。从这些分析中得出夏热冬暖地区南区住宅建筑外窗各性能参数对节能的影响规律:外窗玻璃遮蔽系数对建筑总耗电量影响最大,外窗传热系数对建筑总耗电量的影响很小;当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在0.6以上时,室内的自然采光效果非常不错。这些对夏热冬暖地区南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及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8年02期 v.10;No.5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装配式建筑

  • 国内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和体系化发展历程

    周婧;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是解决当今城市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首选。回顾了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国内装配式建筑在标准营造和体系建构两个层面的发展历程,指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除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外,还存在人才资源缺乏、标准与规范不足、配套政策不健全、技术体系受局限、产品交付运输困难、社会认知偏差等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这些可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10;No.51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 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接缝技术探索

    傅申森;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PC)外墙板的接缝技术有一定难度。根据国内接缝密封胶的实际情况,结合加拿大预制混凝土协会的相关规范要求,介绍了装配式建筑PC外墙板的接缝设计、接缝构造、接缝密封胶使用等技术措施。这些可以给国内相关专业领域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2018年0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 PC构件生产线关键设备性能及国产化替代分析

    倪雪峰;

    为了促进预制混凝土(PC)构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设备的国产化,以上海某公司从芬兰企业引进的PC构件可变式柔性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为研究对象,描述了该生产流水线的工艺流程、操作工序,简要介绍了该生产流水线模具绘图仪、桥式浇注机、中央运输车、养护窑系统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性能,并对生产流水线配套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情况作了分析。这些可为自主研发国产PC构件自动化生产流水线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智能建筑

  • BIM技术在高大支模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刘丹;李大鹏;范怀伟;黄沛林;

    近年施工现场的高大支模问题层出不穷。以上海世博会地区A片区某项目高大支模施工方案为例,介绍了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高大支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对两种不同方案进行优选,从而使高大支模施工方案更加安全、可靠。这些可供类似项目应用BIM技术进行优化设计时参考借鉴。

    2018年02期 v.10;No.51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 一种钢支撑装置自动控制系统PLC程序设计

    陆凯忠;

    为了保障在建地下空间的质量和安全,充分发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势,运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程序设计了一套全新的钢支撑自动控制装置。从这套装置PLC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网络搭建、PLC程序功能划分、程序编制入手,介绍了钢支撑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调试以及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这套控制装置实现了实时补偿支撑力矩功能,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控制,做到了控制精细、响应及时,从而保障了地下空间建设的安全。

    2018年02期 v.10;No.51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曾少林;张佳盛;李玉峰;卢云祥;李东旭;

    为提高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水准,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深圳校区扩建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工程在BIM技术应用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深化设计、RFID(无线射频识别)、VR(虚拟现实)技术、场地分析、成本管理、施工进度模拟、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这些措施的应用实现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可供装配式建筑施工参考借鉴。

    2018年02期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室内外环境与检测

  • C5-M腐蚀环境下钢结构锌铝伪合金底涂层剖析

    胡晓珍;沈志聪;

    在C5-M腐蚀环境下如何做好钢结构的防腐工作是难题。以我国南方某海岛一个重点工程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项目为例,对C5-M腐蚀环境下使用电弧喷涂锌铝伪合金作为底涂层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其他几种底涂层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结论是电弧喷涂锌铝伪合金底涂层均匀致密,长效防腐保护作用优异,可以广泛应用于大型钢结构的较长期防腐保护。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C5-M腐蚀环境下钢结构的防腐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v.10;No.51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6K]
  •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柔韧性检测研究

    郭磊;李胜英;马彪;陈翠红;

    现有的相关标准没有对抹面层柔韧性检测给出检测方法。以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常用不同厚度及配置的抹面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其抗拉伸性能和抗折弯性能,探讨不同类型的抹面层的柔韧性。分析检测结果后发现:抹面层的厚度对抹面层的柔韧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抹面层厚度增加(在3~6 mm范围内),其柔韧性也会逐渐增强;网格布对抹面层柔韧性的增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配置双层网格布对抹面层柔韧性的提升作用明显。这些检测方法和结论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抹面层柔韧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8年02期 v.10;No.51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绿色设计

  • 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戴明峰;李美霞;

    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海南省三亚市某旧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该项目在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埋地式蓄水池等技术措施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面积占总屋顶面积比率、透水铺装率等均满足海绵城市控制指标。这些措施对依据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进行景观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8年02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薄层混凝土铺装道路技术及应用分析

    徐辛怡;

    薄层混凝土铺装道路系统是基于车辆轮载与混凝土铺装层的几何位置的考量,优化铺装层厚度的一种新型道路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是每一分块的混凝土铺装层板在任何时候都只承受一个车轮或一组车轮的荷载。介绍了薄层混凝土铺装道路系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以及在南美几个国家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江苏某物流园试验段应用该道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应用效果。这些可为薄层混凝土铺装道路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18年02期 64-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0K]

绿色施工

  • 富含水厚砂地层深基坑降水控制技术工程案例研究

    徐剑波;

    富含水厚砂地层的砂性土层降水控制是深基坑施工的难点。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某站点富含水厚砂地层工程为研究对象,从基坑降水涌水量的合理确定、基坑降水井合理布置及优化、基坑开挖过程的群井试验及开挖中的动态水位控制、降水引起的周边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分析不同的开挖工况下基坑水位、自身位移量、周边环境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富含水厚砂地层深基坑降水动态控制技术。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8年02期 v.10;No.51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 城市综合开发服务商

    <正>中建东孚成立于2008年,是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骨干企业,也是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八局")旗下从事城市综合开发服务业务的专业平台公司,拥有房地产开发及物业服务双一级资质。中建东孚以城市综合开发服务商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中建八局"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的行业优势,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着力打造"地产开发、资产运营、新型城镇化"

    2018年02期 v.10;No.51 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