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苏佳;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了“绿色智慧,安全可靠”的口号。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多年冷链物流设计经验,围绕绿色设计主题,从冷链物流的标准化、措施及建议、新生态几方面,对新一代冷链物流绿色设计方向进行了探讨。
2022年04期 v.14;No.77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9K] - 刘敏;
如何从建筑自身等条件成本控制来定位绿色建筑等级.以上海某公建项目为研究对象,从绿色建筑三个星级评价具体工作内容入手,探讨影响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等因素,总结分析该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要点及采取的技术措施。该项目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了绿色建筑合适的评价设计目标。这些给类似的办公商业绿色建筑项目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 孙桦;
随着城市更新的推进,上海市黄浦江两岸沿线的贯通,徐汇滨江地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以绿色低碳理念为指引,启动对区域的绿色更新与低碳建设。以上海市徐汇滨江西岸传媒港和西岸智慧谷项目实践为例,提出了打造三星级绿色生态更新城区目标,以Link链接X的绿色生态规划理念,构建指标体系,明确规划策略等,以期为其他城市更新地区的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供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刘红;
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齐齐哈尔市工人文化宫的修缮改造为例,梳理该建筑的概况及存在问题,从功能重构、结构加固、立面修复、内部装饰和设施更新 5 大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改造实施方案,并总结了本改造工程的特色和问题,为新时期下的历史建筑的功能重构和保护修缮提供一些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 刘欣华;
在国家大力支持大型公共文化类项目建设的背景下,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为例,回顾和总结了作为设计总负责人的项目管理经验,提出了管理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广度为需要能够全面地覆盖整个项目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度为尽可能提升工作粒度。
2022年04期 v.14;No.77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金海魁;
基于安徽省合肥市高铁站房项目,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建筑物顶部开窗形式进行优化选择以达到更舒适优质的采光环境和节能效果。在保证高铁站房四周侧面开窗面积、形状和位置一定的条件下,对顶部开窗大小和形状进行优化模拟,优化模拟共计 5 个工况。经过对模拟的优化计算得知,顶部开窗对高铁站房采光系数具有很好的优化作用,并且顶部开窗面积和采光系数具有近似线性关系。其中顶部开窗采用格子状时有利于室内采光的均匀分布,不建议顶部采用单个大面积独立开窗模型。高铁站房的采光优化模拟对于此类型建筑设计阶段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2年04期 v.14;No.77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 叶剑军;
目前自然通风设计策略均针对具有热压风压潜力的建筑和所在地区进行有效的方案专项设计。针对目前具有多功能场馆类建筑的自然通风,提出高大空间实施热风压开口设计。针对其余众多不通透大进深的小空间,提出采取利用全新风系统排出余热,设置吊扇装置,增加局部风速的方式,提高室内热舒适度。该措施将自然通风的节能效益在整个建筑的多区域内实现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全年自然通风自动控制逻辑,并通过能耗模拟软件,提出了评价自然通风节能量评估的计算方法。
2022年04期 v.14;No.7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 蒋小红;
针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研究采用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的黏土矿物作为固化稳定化材料,降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性。通过研究改性膨润土的表面特性及其对不同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和作用机制,分析如何通过有机改针对性地提高黏土自身的理化特性,增强有利于重金属稳定化的机理过程或减弱不利于重金属稳定化的机理过程。
2022年04期 v.14;No.7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 董礼;
租赁式住宅建筑相比于商品住宅,往往存在单元户型小、人员密度大、能源消耗需求高的特征,在超低能耗建筑设计中对于外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和热桥处理的难度更高。同时,由于其户型设计相对更紧凑,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如何精细规划并统筹好空调室外机、热水机组以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布置,避免由于通风效果不畅或者设备过于密集导致的实际能效下降问题,也是当前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通过对上海市某租赁式超低能耗住宅的案例分析,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户式空调室外机的布置优化总结了实践经验,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 王昊;宓国彦;刘振华;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家居系统目前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已开发的商品房住宅项目中大量应用了智能家居系统,应用的智能家居技术包括:智能灯光、电动窗帘、暖通系统接入智能家居、智能门锁等多项子系统。实际中也发现,单纯的智能家居技术受到业主的推荐度不高,与住宅健康、节能方面的联动不足。有鉴于此,东孚公司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了拓展研究,重点是拓展在住宅项目健康、节能中的创新应用。
2022年04期 v.14;No.7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 周恒;
客户需求的随机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对生产调度造成困难和不稳定性。针对客户的历史需求数据对产品排产数据进行准确预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产调度计划。使用基础RNN算法和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算法,分别通过对工厂某一客户的实际采购数据预测一周后某天的采购数据,两个模型预测结果显示LSTM算法的预测精度要远高于基础RNN算法,而且LSTM算法的预测结果与工厂实际排产结果高度吻合,说明该算法精准有效。
2022年04期 v.14;No.77 63-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胡国霞;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近些年来近零能耗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零能耗建筑不仅要求较低的能耗水平,还要求室内具有较高的空气品质和舒适度。新风机组对于改善建筑的空气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处理新风所需的能耗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针对近零能耗建筑的要求,将空气源热泵与新风机组进行结合,充分利用空调系统回风的能量便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回顾了热泵排风热回收式新风机的原理及其衍生类型近些年的发展,总结了该热回收系统的评价指标、性能影响因素以及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并对其经济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对该新风热回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业界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 汪雨清;卜震;董翠丽;
大型公共建筑在城市建筑节能工作中一直是重中之重,而空调系统则是公共建筑用能的大户,因此针对空调系统的用能进行诊断和优化,则具有重要意义。空调供冷主机的运行性能系数或负载率等主要关键指标是有效诊断空调供冷冷源是否存在运行问题的重要判据,也是初步判定空调冷源机组运行用能问题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实际大型公共建筑的运维记录及智能化平台监测数据,通过计算冷机过渡季及冬季晚间运行负载率和运行的 COP 值,判断当前运行策略下存在的节能潜力,提出了采用“小冷机替代大冷机”的运行优化策略。结合实际用能数据,计算可得单项节能率约 60% 左右,节能效果可观。
2022年04期 v.14;No.77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 王秋涧;
当前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等相关标准体系对室内空气品质的监测与评价均提出侧重点不一的规定。为进一步明确室内典型污染物CO_2和PM_(2.5)浓度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针对上海地区某典型开敞办公建筑进行长期多点位环境参数实测并采用聚类算法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开敞办公空间中首先可定位出一个可以代表空间平均值的典型测点位置。其余测点的监测时序数据与该测点数据之间的差异,可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辨识出3种典型模式。其中CO_2浓度数据的空间分布差异模式与工作时段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PM_(2.5)浓度数据结果则没有类似特征。可为后期采用更少的测点数量获取室内环境参数时空间分布数据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 马仕;
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工程基坑围护采用 52 m 深十字钢板接头地下连续墙,基坑开挖深度约 29 m。因其周边环境极其敏感复杂,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地下连续墙外侧设置 N-Jet 工法桩隔水帷幕。工程实施后结果表明,N-Jet 工法桩加固土强度与成桩深度以及成桩半径呈负相关,成桩深度越深,加固体半径越大,加固土体抗压强度越低,但均可满足设计要求。结合实验数据对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论为:抗压强度与成桩深度以及取芯位置半径的相关性为线性相关,并给出其线性方程。
2022年04期 v.14;No.77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6K] - 杨锲的;
数字化技术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历史保护建筑修缮领域。尤其对于大型历史保护建筑来说,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现场施工准确性,但数字化技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应对历史建筑修缮需求的日益增加,城市更新节奏逐渐加快,如何通过有效研究深挖数字化技术的潜力,就成了当下比较重要的课题。
2022年04期 v.14;No.77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 董羽;裴忠庆;李敬明;
以河北省某交警业务用房为研究对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对建筑屋顶加建铁塔后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铁塔对整体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小,但对与之相连的结构构件及顶部楼层构件影响较大。针对于这种影响,提出了相对应的结构加强措施,以保证铁塔与主体结构的有效连接,确保结构安全。
2022年04期 v.14;No.7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杨永宁;徐红海;高顺成;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导致城市建筑物地下室规划紧贴用地红线。在项目基坑规划时由于用地的限制、外界环境因素等原因,紧邻基坑边往往不可能采取放坡开挖,因此坑边局部深坑是基坑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在采用传统基坑支护体系情况下,相对于基坑安全、施工成本、质量保证方面须值得考量。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采取钢护筒沉井支护应对基坑侧坑中坑的施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尤其在紧邻基坑侧有在建项目的坑中坑施工情况尤其值得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 黄月勤;
鉴于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发展,应当逐渐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土方调配方式。为土方工程中路基箱的铺设和可能遇到的道路合并事件提供基于算法的支持,提出数字化的实时解决方案。土方工程受制于众多外部因素,很多工程为赶工期采用点到点的调配模式,以调配秩序和成本作为代价。提出的基于算法的路径规划和调配方案能够实时根据场地环境变换路基箱铺设方案,在节约时间和成本的同时使土方调配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2022年04期 v.14;No.7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 马仕;
基坑施工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涌水涌砂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处理,否则将给工程带来巨大风险。结合轨道交通 14号线陆家嘴站基坑开挖后遇到不明井管涌水涌砂的情况,对风险的分析辨识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可为类似工程情况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作为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95-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陈志阔;
以四川省都江堰金马河二号拦河闸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施工为例,介绍了防渗墙施工过程优化处理及材料合理选择。针对工程地质复杂、基岩起伏大等难点,通过对槽段精细划分、防渗墙墙高控制等手段,既提高了防渗墙的施工质量,又保证了整个项目的安全高效,从而有效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2022年04期 v.14;No.77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 汪一鸣;
以天津市嘉里中心二期地下连续墙施工为案例,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导致地墙无法施工至设计深度,对后续基坑开挖及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方案比选,最终选择超高压喷射注浆加固对下部缺陷段进行隔水补强。该方法较为经济、工期和安全上相对可控,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2022年04期 v.14;No.77 102-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 孙峣;李建军;孟祥良;
以四川省某新建旅游服务综合体项目为例,针对出屋面大悬挑结构和首层大跨度悬挑雨蓬,详细阐述了平面钢桁架和空间钢管桁架在结构中的运用,并对钢桁架的关键节点进行了方案对比和做法优化。这为以后同类型的结构方案提供设计思路和方法。
2022年04期 v.14;No.77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 陈卫国;
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同时也影响建设单位企业形象。通过对临港集团所属工程的危大工程施工过程中检查暴露的隐患问题作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最后总结提炼企业目前危大工程管理现状,并从建设单位角度提出危大工程管控建议,为建筑行业如何加强对危大工程的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9K]
- 施昊翔;吴雪洁;张双;
目前,BIM技术已在国内外开始广泛的应用,BIM技术可作用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在上海市前滩中心项目中,以办公楼与香格里拉酒店形成的商业综合体,机电管线复杂,层高控制要求高,施工协调配合多,其中水、电、综合布线、安装、装饰装修等各专业在诸如公共区天花、公共走道区域工作面上的交叉、穿插作业,施工协调问题较多,对项目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依托前滩中心项目进行BIM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研究,对施工管理、技术深化、质量控制、进度预控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实现建设项目降本增效的目标,积累了基于BIM模型建设、运营信息化的经验,为后续的BIM商业化项目应用提供了案例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2K] - 杨晓燕;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深入要求,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受到企业重视。环境管理体系中,危险废弃物管理是重要环节。随着危险废物处置容量的限制,企业危险废物日常管理的矛盾逐步凸显。分析介绍了某企业危险废物处理日常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策,为制造型企业危险废物贮存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2022年04期 v.14;No.77 130-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 王乐蕊;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绿色建筑新技术、新材料在新建建筑中使用比例大幅增加。建筑建造质量管理是建筑建造的核心,将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建设建造设计、建材选择、施工监控、售后运维等全生命周期建立数字管理监控平台非常有必要。将呼叫系统技术加入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监控系统中,能够及时有效解决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维护等问题。
2022年04期 v.14;No.77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 曾莎洁;
产业园区项目群普遍存在阶段割裂、协调困难、施工复杂、管控压力大、信息化程度低和运营前期要求不明确等难题。以某产业园项目群为例,以实现“数字交付和智慧运营”为基本出发点,从数据全过程共享与传递维度提出了一套以运营为导向的工程项目全过程 BIM 应用方案。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案可实现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信息传递和维护,实现跨区域协同作业,主动控制建设过程目标,奠定园区智慧运营管理基础。研究方案可为同类项目的全过程 BIM 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v.14;No.77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