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圳瀚;
研究目的为提高办公楼综合体施工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基于云平台开展BIM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有效提高施工信息的分类集成管理,大幅度改善施工效率。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都中轴线C地块T3组团项目为研究对象,紧紧围绕该项目施工阶段开展的基于云平台的各项信息化管理动作,进一步探索规范化、系统化的施工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林佳晨;
近年,BIM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正逐渐改变着建筑行业的工作模式,让信息化分秒之间产生巨变。着重介绍了达索CATIA知识工程参数化建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骨架驱动模型”的方法,以此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研究结果供同行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 林佳铭;
近年来,超高层建筑作为社会需求、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要素的产物,已经成为建筑业的中流砥柱,但其仍存在参建方和要素多及施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被不断提起与重视,也加强了对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依托珠海华发广场实际工程,基于BIM数字化技术,开展复杂机电管线综合深化及净高分析,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进行不规则坡道土方测算等,将建筑参建各方优势进行有效、系统的整合,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和管理模式创新,更好地把控施工质量及施工风险,同时为数字化建筑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依据。
2023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刘贵富;张驰骋;梁家瑜;乔亚伟;彭清松;
将BIM信息技术、数字信息化平台运用到古城墙的建造过程中,通过BIM模型建造、碰撞检查调整以及通过模型进行三维解图,保证了每块城墙石材几何尺寸的精确性。石材大约3万块按照分层、分块逐次编号,通过数字信息平台分段下单,石材加工厂按编号加工生产运输到现场,现场对应编号依次安装。从设计、加工、验收、安装通过平台能够信息交流,减少过程返工,节约施工工期,保证加工厂的生产质量的目的。该技术运用于预制构件生产、钢结构加工等工程领域。
2023年01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2K] - 吴龙恩;肖汉;顾琛琛;邢澄;滕晓军;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在建造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木材,对于木材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建筑效率。利用智能建筑技术以完成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利用数字智能化异型模板设计加工一体化施工方法有效提高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木材的使用效率,减少了材料的浪费,满足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智能建造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19-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孙明明;
对施加降噪措施的冷却塔组周围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夏季静风情况和夏季主导风向情况下分析了降噪幕墙对冷却塔组进、出风处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两种情况下冷却塔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消声设计对冷却塔运行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扰。特别是在夏季主导风向情况下,排风气流和进风气流存在略短路现象。同时计算了相应的热回流率以判断该降噪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 刘慧慧;陈启新;许丽华;张高锋;黄云;朱一铭;曲胜;
随着GB/T 50878—2013《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的颁布,绿色工业建筑这一理念愈加受到重视。该项目按照国家标准,将环保节能理念贯彻在“全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雨水回收系统、节水喷灌系统、透水铺装、节能照明、能源监测系统能多项技术措施,而且使用效果良好的绿色技术,为绿色工业建筑的全面实施提供技术引导。
2023年01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田恬;张永志;刘赟;
节能减碳是农村住宅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住宅节能低碳化发展,是实现建筑业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甘肃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和碳排放现状,对不同情境下的农村住宅新建和改建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住宅节能减碳的发展区域,并提出了合理路径和对策。
2023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8K] - 张小静;
为研究当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居住建筑的节能现状,通过大规模的调研,基于定量化的分析总结出广西地区目前居住建筑常用的围护结构构造做法和材料。并对广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应用以来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剖析,分析各类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为下一步GB 55015—2021《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实施后广西居住建筑节能途径的探索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 李叶竹影;陈湛;
主要介绍了我国夏热冬冷地区乡村装配式住宅的节能设计发展现状。以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乡村区域的某装配式住宅为案例,应用能耗模拟方法,对该建筑所采用的装配式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基于对同地区普通乡村住宅的围护结构性能的调研数据,建立了相应的基准模型。其结果显示,通过基于装配式技术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该乡村住宅建筑的全年供冷和供暖耗电量分别可降低32.74%、49.02%。这表明目前夏热冬冷地区的乡村住宅仍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装配式围护结构则将成为实现这一节能潜力的关键技术。
2023年01期 45-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 沈蔚伟;
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往往80%以上的能耗和碳排放均在建筑运营阶段持续产生。通过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提升建筑室内品质,减少能源使用需求,有效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在建筑设计的初期,概念设计阶段,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对不同设计概念进行能耗模拟测算,比选可实施的低能耗技术路径,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的理念落实在建筑设计中。旨在探讨概念设计阶段对于建筑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以及建筑能源消耗指标的定量测算,并且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寻优,形成完整的电池组,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2023年01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 蒋琴华;金阳;
从建筑设计及国家政策层面分析了房建建筑设计中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的现状和趋势。针对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和BIM设计的必要性,探索了BIM设计基础环境构建、设计布局、专业出图与数字化交付等关键要点,基于大众化设计软件,形成了一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基于BIM的三维协同工作模式。通过实践总结和分析优劣,形成了一套适合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三维机电设计的解决方案,为建筑领域实现全专业的三维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 李锡洲;钟易;张胜;肖智;
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一种,减少了现场现浇施工的过程,极大提升工程装配化程度。螺栓连接多层全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作为一种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预制墙板和预制楼板为受力构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整体,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以某2层住宅工程实践为案例,剖析其结构设计要点及建筑施工吊装组织过程。该研究为推广此类新型全装配式建筑形式提供可靠的工程实践依据。
2023年01期 v.15;No.80 49-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 焦辉;
以某商场内生态玻璃盒植物园的空调系统设计实例,既满足人的热舒适性又满足热带植物的生长室内条件,用热舒适模拟来确定空调系统的设计。因需要同时满足运营期人员热舒适的需求和非运营期植物的生长需求并兼顾节能,还设置了自然通风并设计了自动控制系统来通过室内外的环境自动调节设备运行和自然通风百叶的开闭。该案例的设计可供相关领域参考。
2023年01期 v.15;No.80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 刘扬;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热环境问题对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明显。以深圳地区为例,采用通用热气候指数作为评价指标,以ENVI-met作为模拟计算工具,对不同建筑布局条件下的住区室外热环境进行模拟,对建筑布局模式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可有效指导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2023年01期 v.15;No.80 60-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8K] - 赵祥;谢家蕊;刘川;杨希;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集中了多处“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政府决定将其整体改造为文创园区,其中的109仓库将改造为担负园区办公、展示、销售功能的主体建筑。阐述了109仓库更新改造项目在结构体系改造加固、功能空间利用、外部形象设计、绿色建筑措施等方面采取的具体设计措施和技术方案。通过对该工程案例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用于类似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原态活化,风格传承”设计策略。
2023年01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 赵林姣;韩利红;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建筑业绿色转型迎来了机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转型成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关键一环,如何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可以利用装配式融合立体绿化的模式来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降低建筑碳排放量,装配式建筑模式从生产方式上降低碳排放,立体绿化则通过植被来吸碳排氧,然后加之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从而实现建筑的绿色发展。同时,结合双碳背景,简要阐述了国内外装配式立体绿化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国内装配式立体绿化建筑发展困境,针对发展中的困境,对政府、企业等参与方提供了部分建议。
2023年01期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 康松;
目前,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是太阳能发热和太阳能发电。现有的太阳能发电式大体分为2种:一是光热发电,光热发电是类似于凸透镜聚光原理来收集太阳热量,再将能量结合传统的热能发电机进行能量转化,将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二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电能的一种新型技术。如何将太阳能电池成功、高效地生产制作成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合控制器、逆变器等电气原件,提升太阳能发电效率是我们锲而不舍的研究方向。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近年来逐步下降,这使得光伏发电这种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机电应用中占位比也日益增加。
2023年01期 v.15;No.80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 陈悦然;
2022年3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暴发,整个社会面的活动骤然暂停,人群居家办公、公共建筑暂停常规运行,所有建筑能耗呈现明显波动。筛选了上海市内68栋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022年3—6月的实时能耗数据及2021年同期的能耗数据开展数据汇总、数据清洗和数据分析工作。基于68栋公共建筑的有效样本数据,进行了分类研究,使用了同比、环比的量化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建筑能耗变化的特点,并给出了在特殊时期提升建筑能效的参考意见。
2023年01期 v.15;No.80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 凌瑞;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及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理念的提出,数据资产逐渐转变为建筑设施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历史保护建筑,完整的建筑的信息尤为重要。以三维数字化设施模型为载体,梳理建筑全生命周期信息框架,借助混合现实技术完成隐蔽工程信息在现实场景的叠加补充,实现隐蔽工程的信息可视化,为历史建筑的机电运维工作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助力,促进传统运维工作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结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2023年01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 宫玮;吴景山;
发展无废城市是一种有效减少城市固体废弃物排放,提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的主要手段。建筑领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领域,绿色建筑通过使用安全耐久材料,提升材料资源节约利用水平,通过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等绿色建造方式,可有效降低建筑物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提升建筑材料资源化利用水平,对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绿色建筑与无废城市之间的关系、无废城市绿色建筑工作开展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发展绿色建筑,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以期为无废城市和绿色建筑统筹推动提供借鉴参考。
2023年01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于亚光;马东升;
通过引入数据支撑,在“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方面,阐述新形势下“城市更新”需要“防止大拆大建”的必要性。“十四五”规划“城市更新”政策不仅是建设更美好“城市生活”的需求,更是具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2023年01期 90-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陆凯忠;
以某地区核电厂排水隧道及排放口工程隧道内衬施工为背景,采用混凝土泵喷射方法对隧道内衬进行施工。由于先决条件限制,隧道内箱变容量较小。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实现混凝土泵的满负荷正常运转,克服既有条件制约。运用设备容量的匹配、额定电流、启动电流、线路电压损失的估算;运用基于MATLAB的Simulink仿真等方法,对设备线路设计等进行一系列的验证,为工程提供方案的依据。
2023年01期 v.15;No.80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6K] - 乔永强;李任戈;王昆鹏;温庆年;李志禹;沈旺旺;
在双碳背景下,建筑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绿色低碳建筑是缓解能源紧张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措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日趋成为国际发展的大趋势,零能耗绿色建筑具备发电、储电、用电3个应用场景,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依靠智能光伏、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综合智慧能源方案,助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支撑中国双碳战略顺利达成。这个目标的达成储电环节就是三者的关键节点,为实现建筑储电功能,设计研发了综合智慧能源箱,本文就综合智慧能源箱钢结构制作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探索总结了适用于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数据中心等项目具体可行的储能箱高效加工方法。
2023年01期 v.15;No.80 89-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1K] - 蔡亮;
结合上海市宝山区南大地区28-02地块项目中含下挂结构的大跨度钢桁架施工技术要点,详细分析了场馆类建筑中大跨度下挂桁架的结构特点,研究了下挂结构安装、桁架结构安装等施工工艺。研究成果得到了良好的施工应用,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为类似结构施工提供了参考。
2023年01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周燕;朱军浩;杨汉章;
介绍了国内外数据中心采用的关键性能评价指标,重点讨论了数据中心企业绿色金融框架重点关注的关键性能评价指标PUE(能源使用效率),探讨PUE测量点的设置、计算方法和测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偏差与挑战。其结果对数据中心设计、改造和评审工作具有实用性的参考意义。
2023年01期 v.15;No.80 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 洪诗婕;任祺;朱永松;
为解决医院能源管理痛点、实现能源管理高质量发展,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基于设施管理理念,秉承以人为本,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创新探索“节能效益分享+运维服务托管”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正式契约+内部弹性”外包管理新机制、“绿色低碳+舒适健康”管理评价新标准、“智能化+集约化”智慧管理新形态、“流程性+风险机遇”能源管理新体系,全过程整合优质资源,坚持安全高效的节能管理。该研究为其他医疗机构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提供一条可参考的实践路径。
2023年01期 v.15;No.80 111-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黄月勤;
BIM技术作为建筑三维数字化的支柱,已经给建筑业带来了一系列改变。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BIM技术有更多的机会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形成数字建筑的底层支撑技术。随着我国区块链生态体系的逐渐形成以及开源体系的逐步构建,可通过精准场景选择应用区块链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设计一种基于企业私有链的BIM数据版本管理的新方式,为业主与设计管理人员之间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信用体系提供一种可能。
2023年01期 v.15;No.80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8K] - 赵霞;刘煜洲;
如今,标准化产品线已经成为地产开发企业树立产品品牌较有效的工具。阐述了标准化产品线构建方式及产品线评价标准。在市场下行时,地产产品要回归制造业,打造产品线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案例分别解析了中端产品线及高端产品线的核心竞争力的塑造方式。
2023年01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