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年忠;滨海盐碱土壤广泛存在于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占所有盐碱土壤面积的比例约1/3。由于水盐运动,所以,长期撂荒下的盐碱土壤造成土地进一步荒废,严重制约区域景观、农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基于见效快,效率高等目的,常见有客土置换、熟石灰"井灌井排"、原位及异位淋洗法等修复方法。常见传统修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土壤盐碱化程度,却更易造成二次污染,且修复后的土壤需要进行长期人工维护与保养。从可持续修复手段出发,基于发挥修复材料本身长时效特性,旨在减少修复过程中的物料与人力成本,提高修复后的土壤自净能力。同时,亦针对可持续修复手段内核做出阐述,以期为受盐碱化危害的滨海滩涂区域做出具有意义的指导和科学示意。
2018年06期 v.10;No.5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