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编者的话

  • 轨交绿色化是绿色建筑理念在城市市政的延伸

    <正>作为绿色、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地铁越来越被大中城市所重视并应用。截止2016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到4 153 km,预计到2020年,将有40个城市建设地铁,总规划历程达7 000 km。地铁逐渐成为大中型城市交通的主动脉,提升了整个城市经济活动效率。发展绿色城市轨道交通成为我国交通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绿

    2018年06期 v.10;No.55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绿色轨交

  • 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张改景;杨建荣;方舟;蔡蔚;周希圣;

    通过对国内外与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文献进行总结和评述,概括介绍了绿色城市轨道交通的缘起和内涵。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标准编制的建议。希冀可以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化发展提供支撑。

    2018年06期 v.10;No.55 9-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室内环境的现状及改善技术

    季亮;句俊玲;杨建荣;马忠政;忻剑鸣;

    基于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室内环境检测,研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站点室内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了其相关成因,包括温湿度、光环境、声环境、CO_2浓度、PM2.5、PM10、甲醛、TVOC等环境参数的特征。同时,通过文献调研介绍了国内外改善站点室内环境的技术措施及其应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通过研究分析,给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各区域室内环境的控制指标建议。

    2018年06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夏热冬冷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环控能耗指标分析研究

    朱培根;韦炜致;

    为有效合理地对夏热冬冷地区地铁环控能耗进行评估,以及降低地铁运营总能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提出了单位面积客流能耗的定义及表达式,并建立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单位客流面积能耗模型。该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地铁环控系统和站台门的形式,将现有地铁形式分为6种类型。考虑地铁形式、换乘客流量、季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以传统全高式地铁为研究对象,根据地铁车站基础参数,单位面积客流能耗的表达式,运用STESS对6类地铁形式的地铁线路进行建模,最终求得6类地铁形式的地铁线路的单位面积客流能耗值。

    2018年06期 v.10;No.55 21-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 上海轨道交通分布式光伏的示范应用与发展前景

    郑欣;庄毅华;许维敏;

    阐述了现阶段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家和上海市对于太阳能光伏相关扶持政策。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结合起来,利用太阳能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提供电源,不仅在节约能源方面意义重大,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保效益。上海轨道交通未来3年内拟利用既有11个车辆基地屋顶实施25.68MWp光伏项目,未来新建线路车辆基地预计亦可用于新建光伏发电系统,远期保有量将达到50 MW。

    2018年06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绿色资讯

  • 绿色资讯

    <正>1国务院: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2住建部通知在4省实行"资质告知承诺审批"3住建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材料有关事项的通知4发改委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项目510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3.9%6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7《上海市建筑业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正式发布8重庆市试点多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改革9建造师新政:未完成"人脸识别"的企业资质审批不认可10海南自贸区允许设立外资建企承揽区内建筑工程项目1国务院: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

    2018年06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8K]

特别关注

  • 2018 BOMA中国年会成功在沪举办

    <正>2018 BOMA中国年会暨商业地产资产管理国际最佳实践于2018年9月13~14日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商业地产业主、管理者,资产管理方等嘉宾与专业人士出席年会,共同探讨全球商业地产资产管理实践方式、行业焦点与趋势。同时聚焦行业关心的基准数据,为推动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年会共设置了主论坛、3大分论坛、50+供应商展览、5大项目考察,并发布了3

    2018年06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7K]
  • “进博会”后首个大型展会将亮相申城——2018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新闻通气会召开

    <正>博览会后,上海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城博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协办,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承办。2018年10月29日,在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召开的"2018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新闻通气会"上,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介绍到,今年"城博会"将于11月22日至11月24日

    2018年06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健康建筑

  • 以人为本的健康办公空间设计实践——以绿智汇WELL办公空间为例

    林姗;

    随着绿色建筑的普及,更多开发商、设计师和使用者将目光聚焦于建筑的"健康度"。健康之于建筑,不再仅等同于安全,健康建筑着眼于从建筑的角度探讨如何避免健康安全风险、提升使用者的健康、愉悦和体验。以绿智汇新近落成的WELL办公空间为例,从健康办公空间的构成要素出发,对项目在营造人性化办公空间方面的成功实践进行解读,以资借鉴参考。

    2018年06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建筑节能

  • 商业建筑的业态调整对室内热舒适性的诊断分析

    程烜;

    以写字楼、商场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在竣工后通常会以长期整体租赁的方式对外出租,承租方会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建筑的功能分区、机电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及施工。以上海市某商业服务集聚区某地下部分为研究对象,以现场检测与核查的形式就建筑业态调整导致的围护结构及设施、室内环境、暖通空调系统、厨房排油烟系统的变化对室内热舒适性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筑交付后因业态调整发生的机电系统不合理的二次设计及施工会导致建筑在运营阶段相关系统的运行异常,进而影响建筑的室内热舒适性。

    2018年06期 v.10;No.5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8K]
  • 日本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工具分析研究

    管再浩;吴大江;

    介绍了日本住宅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工具(简称"住宅LCCO_2评价工具")。通过对该评价工具评价对象、评价维度、评价范围等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举案例进行解析。希望能为国内相应的居住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工具和标准的建立带来借鉴和启示。

    2018年06期 v.10;No.5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 污水源热泵在某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朱学锦;姚军;朱喆;张隽;

    介绍了医院污水种类及特点,结合污水源热泵的特点,对二级生活污水处理流程进行分析并进行调整,以获得良好的水质。以某医院为实例,根据医院病房用能特点,介绍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节能潜力。

    2018年06期 v.10;No.5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LT-cn建筑能耗分析法解析

    郭晋生;刘博;董新华;张晓亮;

    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能够定量评价建筑能耗大小,并将其作为方案比选的依据,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推导出LT-cn建筑能耗分析法。根据建筑的窗墙比在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推导出的LT-cn曲线表中直接读取能耗数据,其不仅可以用于方案设计阶段建筑能耗的简单估算,还可以用于在特定节能目标下建筑方案的优化设计。

    2018年06期 v.10;No.5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公共建筑太阳能热水比例计算方法研究

    李冬梅;

    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5.2.16条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公共建筑太阳能热水比例缺乏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对公共建筑太阳能热水比例的定义进行了辨析,提出公共建筑太阳能热水比例的计算思路及方法,并对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析,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计算。这对设计人员及绿色建筑评价人员具有较强的参考及指导意义。

    2018年06期 v.10;No.5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绿色建筑

  • 解读甘肃省地方标准《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

    李建华;

    为更好地实施地方标准,简单介绍了甘肃省《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与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对比GB/T51153—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重点分析了地方标准在标准结构、评价方法、标准条文方面与国家标准的不同点,同时总结了标准中体现地域特色的条文。地方标准对甘肃省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工作更具针对性,将有效促进甘肃省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工作发展。

    2018年06期 v.10;No.5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 天津地区绿色建筑运营评估常见问题分析

    汪磊磊;王茂智;李胜英;

    为推动天津地区绿色建筑运营项目的实施,对天津市20项已建成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现场评估分析。从室外场地和建筑主体两方面出发,基于现场调研情况,总结了绿色建筑运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对提高适宜性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选择能力,加强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的薄弱环节,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18年06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绿色居住建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策略探讨

    肖娅婷;

    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绿色居住建筑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绿色居住建筑中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进行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居住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检测方法,探讨了优化室内空气质量的策略。

    2018年06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智能建筑

  •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和管理平台的研究

    王江飞;张大昕;

    首先介绍了BIM技术下的工程管理类的软件及各种应用模式。由于软件的目的是成本控制以及过程管理,其应用主要是为了向工程建设企业提供决策及实施依据。其次,深入研究构建基于整体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信息化的核心目的是将各个零散的信息集成,帮助完成工程决策以及实施。

    2018年06期 v.10;No.5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 基于BIM的设施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张瑞昌;杜秦川;何晓;段创峰;巴雅吉呼;

    以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东西广场工程为背景,基于BIM技术探索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从建设期综合考虑运维期管理要求,为建设服务的同时,采集运维期所需的各类关键重要信息,与运维期无缝衔接和传递,避免信息的割裂和丢失。在运营期为基础设施提供设施设备管理、成本价值管理、空间及物业管理等功能,为实设施价值最大化、运维成本最低化提供支持。

    2018年06期 v.10;No.5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9K]
  • 集成BIM应用的建筑运维可视化平台实现路径研究

    王茂智;汪磊磊;冯曼曼;

    受我国建设领域"重设计轻运营"等因素影响,BIM等新技术在运维阶段推广应用比较滞后。当前国内对运维阶段的BIM研究与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运维阶段BIM应用思路、深度、方法和路径还比较模糊。为此,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建筑运维阶段的目标、特征和需求,探讨了运维可视化平台的总体架构,归纳了各项要点、功能及实现途径,丰富和拓展了运维阶段BIM应用策略,为实现建筑运维可视化平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18年06期 v.10;No.55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建筑工程信息化(BIM)研究的历史演变与方向

    王江飞;张大昕;

    回顾了我国建设领域信息化的历史演变,分析了国内外基于BIM信息管理软件的现状。提出了工程建设信息化平台的系统集成方法以及设计方案,并分析了基于BIM的信息化平台的实施要点和带来的效益。通过各方面的参与,实现全生命周期的BIM模型,最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

    2018年06期 v.10;No.55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绿色施工

  • 基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施工管理应用

    宋金涛;

    绿色施工指标体系是评价建设项目文明绿色施工的重要工具。以上海市奉贤博物馆新建工程为案例,通过采取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绿色施工实施、规范化施工文档管理等措施,探索绿色施工管理应用方法。最终确保该项目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认证目标。

    2018年06期 v.10;No.5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 环境保护管理先进经验对上海市建设施工管理的启示

    杨虹;

    在对建设、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典型工地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市建设施工过程环境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上海市在建设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中应优化噪声限排时段和噪声设备管理,建立涵盖排污许可、信用管理及严厉处罚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加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管理等建议。以期为上海市建设施工场地环境保护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思路。

    2018年06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装配式建筑

  • 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双认证评价解析

    王亚斯;郑建敏;吴宏磊;张萍;

    结合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全装配钢结构住宅产品系统。其增量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装配式建筑AAA级和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的双认证评价要求。希冀通过该产品的推广,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2018年06期 v.10;No.55 78-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 国内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李中领;

    目前,建筑工程各领域内模块化装配式产品及其相应的施工技术发展迅速。以建筑行业该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为由头,介绍了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情况,总结了国内存在的问题。针对当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形势,结合新的社会经济形式,提出了展望。

    2018年06期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绿色材料不同阻

  • 不同阻燃涂料处理樟子松木板单面受火试验研究

    韩逸尘;

    进行了4组不同受火时间共12块樟子松木板的单面受火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受火时间、不同阻燃涂料处理对樟子松木板燃烧性能和炭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阻燃涂料Ⅰ和阻燃涂料Ⅱ均能有效延缓木板表面火焰的蔓延、燃烧范围减小,在受火初期延缓效果更为显著。两种阻燃涂料处理试件的失重、炭化深度均小于对比试件,但随着受火时间增加,失重、炭化深度差值逐渐减小。两种阻燃涂料均能增加木材产炭量、减少挥发物产量。

    2018年06期 v.10;No.55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滨海盐碱土壤可持续修复研究进展

    施年忠;

    滨海盐碱土壤广泛存在于我国东部沿海区域,占所有盐碱土壤面积的比例约1/3。由于水盐运动,所以,长期撂荒下的盐碱土壤造成土地进一步荒废,严重制约区域景观、农业、经济发展。现阶段,基于见效快,效率高等目的,常见有客土置换、熟石灰"井灌井排"、原位及异位淋洗法等修复方法。常见传统修复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改善土壤盐碱化程度,却更易造成二次污染,且修复后的土壤需要进行长期人工维护与保养。从可持续修复手段出发,基于发挥修复材料本身长时效特性,旨在减少修复过程中的物料与人力成本,提高修复后的土壤自净能力。同时,亦针对可持续修复手段内核做出阐述,以期为受盐碱化危害的滨海滩涂区域做出具有意义的指导和科学示意。

    2018年06期 v.10;No.55 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