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玲琳;高佳琪;
<正>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绿色建筑与城区专家工作室首席专家,住建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绿色建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住建部科技委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专委会委员,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委会和生态城市建设专委会首批专家。主要从事建筑环境、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等新领域科技攻关、标准编制、工程实践和应用推广,
2020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8K] -
<正>1 "无废城市"理念及建筑垃圾减量化背景2018年2月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将推动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同时"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为重点"。2019年5月,全国"11+5"个试点城市和地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2020年06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廖琳;
<正>1.""新国标"将旧标准中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合并进"资源节约"指标,您认为这一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会飞的蚂蚁2019版新版标准结合新时代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以百姓为视角,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的绿色建筑指标体系。从原来的"技术七性"到现在的"绿色五性",绿色建筑从侧重减少环境负荷、资源消耗回归到以此为前提、更加突出建筑使用者的感知度和获得感。
2020年06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潘逸瀚;
<正>办公空间的形态是管理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的直接体现。随着近百年来生产方式的不断变化,管理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社会发展的产业从以生产为主的制造业转为以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互联网产业,办公空间也从工厂式大开间办公转为强调隐私的格子间办公室,又转为提倡平等的开放式办公。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封闭的室内交流被病毒阻隔,办公空间的定义变得模糊,无线网络和智能设备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的局限,远程办公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对企业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2020年06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 杨光;
通过对严寒地区某公共建筑大楼进行能耗模拟分析,讨论了不同节能设计标准下建筑节能效益。以DB 23/1269—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黑龙江省实施细则》、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为例,通过运行DeST软件分别计算不同节能设计标准约束下的建筑能耗。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节能设计标准发展对于建筑能耗的影响。
2020年06期 v.12;No.67 28-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 詹立琴;
调研分析天津市高层住宅小区厨房烟道排油烟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及现状,并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以现在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等截面烟道为研究对象进行烟道系统的CFD模拟,通过对30 F住宅烟道的竖向动力分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烟道内压力值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减小,底层压力最大,顶层压力最小,总体压力分布为一条弯曲向下的曲线;竖向动力分区段数越多,系统的排烟均衡性越好。最后,提出绿色居住建筑厨房排油烟系统性能提升策略,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2020年06期 v.12;No.67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夏婵;
医院建筑能耗日益增长,节能迫在眉睫。以上海市8家既有医院节能改造项目为例,分析了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蒸汽系统等主要用能系统的实际改造效果,提出了冷热源系统、供冷供热输配系统、照明系统、生活热水系统、蒸汽系统等不同用能系统适宜的节能改造措施;整体综合节能率最小为15.2%,最大可达38.6%。改造建筑面积越小、建筑年代越久远,则改造效果相对更明显。
2020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 林敏;毛艳辉;应融;张琪;
基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小学校试点工程改造,安装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和两种机械通风装置,实时采集监测数据,以CO_2浓度为主要研究指标,分析教室内空气质量现状,并对比分析教室开窗和门窗紧闭时两种通风方式的处理效果。结合CFD数值模拟技术,对实际改造工程未涉及的其他通风方式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完善。结果表明,新风系统侧送风相较其他方式更胜一筹,在满足标准最小换气次数的情况下,可将室内CO_2浓度始终控制在标准限值以内,并使教室内流场分布更为均匀。
2020年06期 v.12;No.67 39-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 王维;
以城市中心既有工业建筑实际改造为例,秉承工业遗存和城市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将城市中心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为表演中心。基于相关保护原则,保留原工业建筑跨度巨大的圆形仓库,保留屋顶圆拱形钢制网架结构支撑体系。重点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核心改造技术和对原有结构的表面处理技术,为城市更新类似项目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0年06期 v.12;No.67 48-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 张剑;杨化冰;杨波;
扩体锚杆作为一种新型岩土锚杆技术逐步推广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国内外学者针对扩体锚杆锚固机理与抗拔性能做了一些理论与试验研究,并实际指导应用于工程之中。通过现场试验的方式,针对扩体锚杆在强中风化砂岩中的抗拔能力,进行普通锚杆与扩体锚杆抗拔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扩体锚杆在强中风砂岩的极限承载力相比普通锚杆有明显提高。
2020年06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 曾维强;潘峰;石雨恒;
以复旦大学相辉堂工程项目为背景,针对历史保护建筑复杂的空间结构及环境场景,创建了基于三维扫描的历史保护建筑结构及环境模型快速重构技术。该技术结合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航拍摄影测量,建立了结构和场景三维数字模型,开发了BIM项目集成交付平台。通过历史保护建筑三维点云数据采集、数字模型构建、与BIM模型对比分析和模型更新,改变了历史保护建筑原始数据勘测难、效率低和精度不高的现状,为历史保护建筑的修缮复原设计、施工和交付提供了保障。
2020年06期 v.12;No.6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6K] - 石翔;
总结了污染源源强的主要计算方法与适用条件。以典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建设项目为例,分析识别主要工艺废气污染源和污染物,选取适用的核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比较。结果表明,工艺废气污染物的特性不同,核算方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不同,环境影响评价中建议对磷酸雾、硝酸雾、AsH_3、PH_3等选用物料衡算法,对处理过程转化产生的颗粒物和NO_X等优先选用实测法,对硫酸雾、HCl、HF、NH_3、TVOC、NMHC等选用较为保守的物料衡算法。
2020年06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