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编者的话

  •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

    <正>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能耗、碳排放数据在线监测的硬件基础趋于成熟;碳交易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碳排放的数字化管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而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流行的、代表未来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的技术,在这些碳排放路径上都可以发挥直接、有效的作用。其中,数字技术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材料浪费。因此,节能领域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将对实现“双碳”目标大有裨益。

    2022年01期 v.14;No.74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特别关注

  • 浙江优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发展

    <正>2021年11月9日,以“绿色建筑,聚焦杭州”为主题的“2021 年杭州国际绿色建筑及装饰材料展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展会集中展示了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模架支撑、地坪防水、门窗门业、家居定制、装饰材料等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展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同仁聚集杭州,参观新品、交流技术经验,共同感受绿色建筑及装饰材料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2022年01期 v.14;No.74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 美控KONG打造产业新生态,致力中国建筑数字化发展

    <正>2021年12月8日,美的楼宇科技事业部携其全新KONG美控品牌及美控C3 SI 战略的豪华阵容登陆广州,向行业专家、产业合作伙伴、媒体集中展示了旗下全线核心产品,并以《赋宇新生·中国楼宇自控白皮书》的创新视角和深刻洞察,重新审视并解读了中国楼宇自控产业的生态结构。

    2022年01期 v.14;No.74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绿色建筑

  • LEED住宅标准在国内项目中的应用

    魏本钢;

    2019年,USGBC发布了LEED住宅标准LEED v4.1 for Residential。从建筑建造各个成员在LEED住宅标识认证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角度展开分析,对比同时段发布的GB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对国内LEED住宅项目认证中各个成员的工作以及采用的专业技术进行分析,总结2个绿色建筑的文化背景及标准关注点,探讨LEED住宅标准在国内项目中的应用。

    2022年01期 v.14;No.74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色彩对功率损失影响的研究

    马明;陈敬欣;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结合,使建筑物从纯粹的能源使用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彩色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满足建筑对于外观丰富多彩的要求,但颜色的附加会造成光伏组件发电功率的损失。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测试,研究不同颜色对于 BIPV 产品功率损失的影响。

    2022年01期 v.14;No.74 9-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1K]
  • 住宅建筑碳排放分析及总量核算研究

    王晓丹;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在总碳排放量中约占48%,其中住宅建筑碳排放量占主要部分。因此,住宅建筑碳排放研究对我国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以天津市某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北方地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点。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的住宅碳排放测算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住宅建筑;碳排放;碳排放总量核算

    2022年01期 v.14;No.7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 沉水植物生命史对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元素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奚霄松;

    城市景观水体高度依赖水生植物进行生物构建和自净能力培育,沉水植物以特殊的生理特性得到高度重视。不同沉水植物拥有不同氮磷元素转化和吸收特性,能够有效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同时,沉水植物的腐解过程也容易造成二次富营养化。综述了沉水植物在水体中对氮磷的净化效果及其净化机制,同时指出其腐解物在植物-底泥交互界面产生腐解时对氮磷元素的二次影响,提出后续研究应该围绕的主题和方向,以期为推广沉水植物的应用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2022年01期 v.14;No.7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 既有建筑空调管道腐蚀情况的研究和分析

    张华;岳鹏;陈银龙;蔡怡桦;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扩展,公共建筑的比例逐渐增大,空调设备的占比数量也越来越多。建筑寿命一般为 50 a 以上,而建筑内的设施设备寿命往往只有 10~20 a。目前针对既有建筑的空调设备设施何时需要更新尚无标准可依。对空调管道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已有的其他管道检测方法,落实到实际的既有建筑进行现场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2022年01期 v.14;No.7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3K]
  • 探究延安路高架对上海城市中心风貌核心区域的影响

    吴天越;

    延安路高架作为上海市的交通主体干道,从1999年全线建成至今,为上海交通整整奉献了21 a;与此同时,从1996年开始建设至今,延安路也背上了25 a沉重的枷锁,并将一直延续下去。以延安路外滩至华山路段为研究对象,从延安路的历史地理背景、人文特征底蕴、历史风貌、经济价值、生态体系、居住环境出发,全面地分析了这段穿越上海城市风貌中心的高架对这些要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实地考察、数据调研、大量资料的归纳和科学论证,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案,力求让上海城市中心最具风貌特色的区域变得更加合理、更加美丽、更有特色和商业价值。

    2022年01期 v.14;No.74 23-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治理视角下城市更新主体博弈与协同路径研究

    吴平;

    城市更新本质是政府、市场主体、相关权利人、社会群体等多元主体反复博弈、协商和平衡的过程,这是城市更新的核心落脚点。基于治理理论,以深圳市为例,对城市更新各博弈参与人理念和角色转变进行剖析,以此探讨面向协同治理、实现共享共赢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和实施路径。研究为协调大都市城市更新中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指导大都市区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2年01期 v.14;No.74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 以人为本的健康办公空间技术实践和运行效果分析

    李芳;林姗;史珍妮;

    以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莘庄 10 号楼办公室项目为例,介绍了其关键健康技术的应用实践,通过现场性能检测和满意度调研深入分析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经过精细化的设计优化和材料选控,项目的空气和光环境等指标均能较好地满足现行健康建筑标准的要求,室内环境总体满意率在 88% 以上。该项目以人为本的健康设计理念和技术实践可以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借鉴和依据,助力健康建筑的发展。

    2022年01期 v.14;No.74 31-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4K]

绿色性能

  • 实现净零能耗建筑的边界条件研究

    郑清涛;荣中秋;罗多;程妍;李进;曾泽荣;

    在超低能耗建筑大力示范推广的今天,“零能耗”建筑被提上研究和示范日程。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 T/CABEE003—2019《近零能耗建筑测评标准》开始实施,让各方参与者有了技术和指标的指导。研究如何能在现有技术下实现“净零能耗”,除了卓越的建筑本体设计、适宜技术的科学应用,建筑体型高度不可忽略。研究结果可供同行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 绿化布局模式对湿热地区城市住区室外热环境影响分析

    刘扬;

    南方地区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热环境问题凸显,对城市居民生活、健康和社会经济产生一系列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随着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室外热环境逐渐成为主流。以深圳市为例,从绿化形式、绿化密度、绿化位置3个方面,以ENVI-met4.0作为模拟计算工具,对不同类型绿化布局条件下的室外热环境进行模拟,并加以对比分析,定量给出了不同绿化布局模式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2022年01期 v.14;No.74 40-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0K]
  • 北京市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的效果分析

    陈斌;鲍宇清;周宁;代云;

    针对北京市某节能改造后的 1 栋多层居住建筑和 1 栋高层居住建筑开展了外墙主断面传热系数、外墙热工缺陷、室内温度、建筑耗热量和居民用电量的实测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改造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但是在大幅提高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同时应注重外窗四周与洞口交接部位的热桥与密封处理,以及楼内供暖系统的调整,避免部分房间出现过热而造成能源浪费现象。

    2022年01期 v.14;No.74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1K]
  • 既有公共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实践分析

    王瑞灿;王国建;李庆平;郭红波;王浩宇;

    我国既有“非绿色”建筑存量巨大,且用能效率低下,运行能耗过高,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将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导趋势。以北京市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对项目改造前用能情况分析评估及调研,确定改造内容;改造完成后,对改造前后用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项目综合节能率为 21.93%,并总结寒冷地区绿色节能改造技术路线。

    2022年01期 v.14;No.74 49-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 某TOD商业综合体室外风环境绿化改进研究

    王利珍;缪嘉晨;乔正珺;

    以公共交通为向导开发(TOD)的商业综合体因其复杂特征容易造成室外风环境的局部恶化,但是,绿化能够改善室外风环境。采用 CFD 模拟方法和 LES 湍流模型,结合上海市风环境特征,以上海市某 TOD 商业综合体为例,研究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满足人行高度处风速<5 m/s 和儿童活动区域风速<2 m/s 的目标,依据种植树木前后的数值模拟对比,对综合体周围无绿化和现有绿化方案进行分析,并根据树木特性及对 TOD 商业综合体周围风环境的影响提出更为合理的绿化布局,以此满足室外行人和儿童活动区域的舒适度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风速过大的区域,树木阻风作用好,在冬季,项目地块内风环境最大风速下降约 1 m/s,可为利用绿化树木阻风的室外风环境绿化改进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1K]
  • 基于分散式布局医院供热系统节能实践研究

    程子伟;

    大型综合性医院由于建筑规模大且功能布局分散,故导致能源消耗巨大,但也由此蕴含了较大节能潜力和改造空间。结合上海市大型三甲医院集中供热系统改造项目,分析了分散式布局医院供热现状与矛盾,探讨了以就近供热取代集中供热的可行性,并就设计方案、设备选型以及经济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这可为今后大型综合性医院集中供热系统改造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大型综合性医院;分散式布局系统;集中供热;节能改造

    2022年01期 v.14;No.7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绿色施工

  • 泥浆干化BIM系统在市政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邱俊男;

    综合考虑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对盾构机施工产生的泥浆进行干化处理成为一种趋势。泥浆干化设备体积庞大、系统复杂,对施工现场布置要求较高。以某越江隧道工程为背景,提出采用泥浆干化BIM系统进行施工的场部设计、管路优化和设备运维,实现了数字化管控和建筑实体的融合。同时,通过此技术手段,为国内市政隧道建设提供新的管理思路,希望能提高施工效率,加大同类工程的共通性和复用性。

    2022年01期 v.14;No.74 61-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闹市区狭小空间内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

    常静波;

    以50.1 m超深地下连续墙在闹市区道路上施工为例,对在狭小空间里施工超深地下连续墙时各工艺如何合理搭接并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在狭小的施工场地里超深地墙施工的可行性和必要的质量保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 大型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给排水研究与实践

    顾洪;

    针对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大型绿色环保混凝土搅拌站内给排水需求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生产污水及初期雨水的回收与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搅拌站水资源综合利用为研究目标,实现雨污分流,混凝土生产污染区浆水经明沟收集后纳入浆水搅拌池回用于混凝土生产;非污染区域初期雨水经场地明沟收集存储至清水池回用于混凝土生产;后期雨水通过清水池中配置的提升泵存储至雨水收集池中,满后纳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通过一系列针对场地废水、生产浆水、初期雨水的收集处理,使混凝土生产基地真正做到废水零排放。

    2022年01期 v.14;No.74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修订释义

    彭磊;

    近年来,上海市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项目清单及暂行费率的滞后性,以及市场和现场的“两张皮”现象日益显现。此次对2006年发布的《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修订,新内容具有专业类别全面化、项目清单明细化、具体要求专业化、折旧摊销合理化和计量计价标准化等5个特点。通过政府管理部门之间和参建各方之间形成整体协同与相互赋能,促进市场和现场的“两场”联动,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01期 v.14;No.74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智能建筑

  • 智能楼宇综合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徐琼;付慧敏;何之倬;戚忠贤;

    在楼宇智能化的建设使用过程中,做好监控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建筑楼宇的管理效率。从建筑智能化综合监控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智能楼宇综合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并以此要点来不断完善楼宇智能化监控系统、为楼宇智能化整体建设提供相关的技术性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74-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绿色设计

  • 大湾区刚需住宅景观人性化设计

    刘晶;周宝华;

    项目不是玩概念玩平面,而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功能和场地环境设计等,要考虑人在景观环境中的心理感觉、行为模式、行为习惯等,从而兼顾环境中人的室外行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居住区景观作为整个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舒适性、合理性与居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人性化设计的好坏成为决定楼盘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打造“可观、可行、可用”精致优美的景观不但可以大大促进了地产公司的楼盘销售,而且人性化的景观设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022年01期 v.14;No.74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基于老旧小区翻新模式的加装电梯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周月仙;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大量既有老旧小区的多层住宅都还没有加装电梯,这给老旧小区的老人们出行带来了不便。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出台了支持加装电梯的补助标准及实施办法,但取得的成效却十分缓慢。通过对各地政策的解读,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与调研分析,结合实际调研案例对突出的加装电梯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1层、2层住户的补偿问题及加装电梯的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2022年01期 v.14;No.74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1K]
  • 基于数字技术的绿色城市空间设计研究

    金艳萍;

    基于ArcGIS与BIM技术应用于绿色城市空间设计中的探索,对基于数字技术的空间结构模拟、土地生长模拟、空间建设强度分析、绿色交通分析、绿色景观分析、设计方案评估与模拟进行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绿色的、富有生机的城市空间环境,有效提高绿色城市空间设计的科学性。研究结果可供同行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82-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经营管理

  •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韩宁宁;

    随着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分析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论述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针对目前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念并将其与BIM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分析了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的具体应用及能够解决的难题,为提高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 BIM技术在大型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

    宋浩;陈吉光;包希吉;李航;史锦辉;

    以山东省烟台市某城市广场项目为施工实例,介绍了 BIM 技术在大型综合体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对项目进行精细化建模,依托 BIM 模型,进行技术、方案、工期和商务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为后续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2022年01期 v.14;No.74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1K]
  • 城市老旧小区物业空间经营现状及其改造建议

    李娜;

    在国家“房住不炒”的原则下,政府开展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以多种方式推进老旧小区完善物业管理,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老旧小区后续管养资金的需求。针对目前老旧小区物业经营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提升方向。

    2022年01期 v.14;No.7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 绿色资讯

    <正>1《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发布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编写的《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及实施节能提效,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概括起来,可表述为“优产、减煤、稳油、增气、加新、提效”,即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减少煤炭消费,稳定石油消费规模,增加天然气消费规模,提升风、光等新能源消费比重,

    2022年01期 v.14;No.7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