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亚杉;
通过对比我国GB/T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19 版与英国 BREEAM 评价标准,对其在评价范围、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权重、评价等级、条文对比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覆盖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全寿命周期,但由于两国发展阶段不同,部分评价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性,但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结果为后续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年02期 v.14;No.75 18-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9K] - 潘星;刘金军;汪梦琦;刘赟;
通过两部标准的评价对象、认证等级、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对比与分析,提出适宜我国健康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以期促进我国健康建筑领域的发展。
2022年02期 v.14;No.75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 邵云鹏;吴涛;竺海涛;范佳炜;
未来社区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三维价值坐标。重点阐述立体绿化在未来社区的重要性,通过对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社区绿化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同时还介绍了未来社区绿化现状的调查研究、未来社区立体绿化手法(立体绿化种类、配置原则、立体绿化风格、种植手法垒土技术的运用和灌溉、养护)。
2022年02期 v.14;No.75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 刘慧慧;陈启新;张高锋;黄云;朱一铭;庞乃杰;曲胜;
以浙江省衢州智慧旅游管理中心绿色建筑实践为案例,通过海绵设计系统、节水灌溉系统、可调外遮阳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空气质量监控系统、新风PM_(2.5)过滤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技术)等多项绿色关键技术,按照 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要求进行设计与施工图落实。通过项目节电量估算碳排放量,打造碳中和视角下绿色建筑关键性技术应用与研究,真正将绿色建筑落地化,实现“四节一环保”目标。
2022年02期 v.14;No.75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黄继成;胡梦坤;张改景;
梳理了绿色轨道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目标,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的光伏应用现状。着重重点针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光伏应用潜力展开了分析。这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光伏技术应用推广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14;No.7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 张振强;
旨在利用新型微生物菌落制剂和相关机械设备,对园林绿化种植土进行原位修复与改良的新工艺技术进行介绍与分析。结合该新工艺在实际案例中的使用方式和施工流程,来阐述其与传统土壤修复方法的不同之处,以及最终的效果表现。
2022年02期 v.14;No.75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 金艳萍;
项目充分呼应地域气候特征,采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了适应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设计模式,在环境布局、空间组织、建筑自遮阳、通风采光、立体绿化、海绵景观、可再生能源利用、BIM 等技术体系应用方面有明显的示范价值,为夏热冬冷地区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实践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示范。
2022年02期 v.14;No.75 41-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2K] - 郭轶辉;郭玲敏;李作扬;张剑;袁守恒;
在分析研究老旧小区现状和国家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法华南里项目改造为研究对象,分析法华南里项目基本情况和改造思路。重点从社区基础设施绿色化和社区管理智能化两个方面,探讨绿色技术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的应用方式。力争提高改造后老旧小区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02期 v.14;No.7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