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 干热地区高校夏季室外热环境研究——以石河子市某高校为例

    苏媛;李守位;王丹;李洁;李晓旭;

    高校校园是师生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室外热环境直接影响了师生的舒适程度,尤其在干热地区更加显著。因此,对干热地区高校校园进行热环境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以干热地区新疆石河子市内典型高校石河子大学北苑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校园内人流量较大且功能性明显的5个区域作为典型点位探究室外热环境。从建筑空间形态、典型点位物理环境参数等角度进行实测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点位周边的建筑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绿化植被对其热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为干热地区高校校园热环境的研究与改善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No.89 1-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 不同类型公共建筑超低能耗设计实践与思考——以上海市3个工程项目为例

    燕艳;

    目前,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案例主要以居住建筑为主,公共建筑较少。结合工程设计实践,通过对3栋不同类型(酒店、学校、商业综合体)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得到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原则、基于功能特征的超低能耗设计技术策略以及参数化手段辅助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得出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策略应该追随建筑功能和形式,并可以通过参数化工具辅助设计寻找最优方案的思考,以期为其他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6-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 甘肃省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芳;

    甘肃省地处严寒地区,全省大部分区域冬季都需要采暖,为了提高建筑节能,必须采取各种建筑节能措施和技术,增强建筑物的热适性能,从而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也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目前,甘肃省出台了许多关于建筑节能的相关规定,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规范、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使得甘肃省的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甘肃省建筑节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以后的发展对策进行研究,以期能够走出甘肃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

    2024年04期 No.89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 小型建筑工业化产品围护体系设计研究

    刘海洋;蔡承泽;

    着眼于小型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围护体系研究,在针对国内外相关工业化建筑的围护体系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工业化建筑的围护系统进行分类,为建筑设计师提供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和功能需求的工业化围护体系方案,希望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指导下,为这一设计建造领域提供具有较强实施性的技术指导方案。

    2024年04期 No.89 16-1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 被动式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研究与实践——以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为例

    何珊;

    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将绿色建筑理念与创意构思相结合的被动式绿色设计技术,仍然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基础。绿色建筑应以建筑师为主导,利用被动绿色设计技术作为主要手段来应对室外不良气候,辅以机电设备的主动调节,旨在营造节能、减排、舒适且健康的建筑环境。通过探讨被动式设计技术在场地设计、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和外遮阳设计中的关键应用,以及对夏热冬冷地区相关案例的分析,旨在探索以被动式设计策略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2024年04期 No.89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1K]
  • 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经济楼宇更新改造研究

    孙越;

    城市更新和绿色低碳已经从国家战略逐步走向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阶段。聚焦超大城市中心城区老旧经济楼宇更新改造,融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分析经济楼宇更新改造目标、现状评价方法和改造技术,提出5个步骤的核心改造逻辑,为经济楼宇改造更新提供系统性的方法论。同时,以上海中心城区某老旧经济楼宇改造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全专业统筹协调的改造设计方案。旨在探索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经济楼宇更新改造之间的耦合,寻求真正可行性强且可持续的经济楼宇更新改造设计方案。

    2024年04期 No.89 28-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 光伏建筑一体化地铁站范式探讨——以上海地铁5号线萧塘地铁站改造设计为例

    李书谊;乔正珺;陈天祥;吴思奇;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地铁站作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海地铁5号线萧塘地铁站的改造设计为例,研究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具体应用,探索通过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达到光伏最大化利用的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收集、产品厂家采访、实地项目调研、改造设计实践等研究方法,对光伏建筑一体化地铁站范式进行探索与研究,为未来城市地铁站建设及更新改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32-37+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基于“双碳”目标的工业厂房绿色设计实践——以上海澳华内窥镜生产基地为例

    楼俊彤;

    面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气候问题,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工业厂房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其绿色设计实践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澳华内窥镜生产基地为例,探讨了基于“双碳”目标的工业厂房绿色设计策略及其实践效果,旨在为类似项目的绿色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湖南地区农村住宅能耗现状与节能措施探讨

    周梅;吴兴应;郑羽彤;彭婷;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住宅建设是我国越来越重视的问题。对湖南地区典型农村住宅的能耗现状以及275户农村家庭的用能设备概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湖南地区农村存在小型低能效设备使用较多、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新型设备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对湖南地区农村住宅的节能优化提出了合理选用节能空调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提议。同时,结合现代建筑节能技术,对湖南农村住宅生态环境的营造、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措施建议,为改善湖南地区农村住宅的居住条件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42-4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0K]
  • 装配式标准化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刘亮;张彤炜;

    装配式技术与既有建筑改造技术是我国建筑业鼓励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既有建筑精度、内部空间和运输等条件限制,将二者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装配式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二者结合研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装配式标准化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为研究点,探讨了装配式标准化如何应用于既有建筑改造中,主要包括既有建筑应用装配式技术时遇到的问题、可采取的标准化区域以及既有建筑装配式改造技术标准化的流程等方面,为相关既有建筑装配式改造工程提供相关思路。

    2024年04期 No.8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咸阳市某综合医院空调节能设计策略探析

    张晶;鱼向荣;张之强;

    暖通专业在建筑能耗中占比较大,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医院建筑的能耗越来越高,因此大力推广空调节能技术以降低能耗成为当务之急。以某综合医院为例,结合医院特点,主要分析了空调冷热源、风系统、水系统的设计要点,针对不同运行工况和负荷特点,配置合适的通风及空调系统,并采用大温差水系统、热回收系统、过渡季节全新风运行等节能措施,分析其能耗情况,为后续的医院节能设计提供了设计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5K]
  •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改造技术研究

    张雪;龙东风;

    既有公共建筑存在能耗高、保温性能差、外墙饰面层脱落和开裂等问题,开展既有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路径。系统介绍了夏热冬冷地区常见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及标准,研究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服役状态,重点梳理功能设计标准和节能、防水、防火功能指标要求,探讨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改造技术及改造案例,对既有公共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既有公共建筑低碳改造技术应用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57-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调研分析

    丁可;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是提升工程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具体行动。通过调研当前国内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状况,借鉴典型地市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分析开展绿色金融所需的绿色建筑评价认定条件、信息披露机制、绿色信贷产品,以及监管制度和保障体系等关键因子,从金融和建筑两个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产业协同发展工作建议,以期促进建筑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2024年04期 No.89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渝西地区“文农旅”乡村民居装配式设计研究

    李悦鹏;

    对渝西地区“文农旅”乡村民居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住宅功能缺陷和安全隐患等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同时造型简单导致风貌错乱等;探讨了乡村建设特征及其建筑功能,提出了标准化结构体系、模块化建筑空间和模数化使用功能的装配式设计方案建议;总结了装配式设计的优势,包括工期短、建造速度快、成本低和污染少等。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民居装配式设计能够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4年04期 No.89 67-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基于室内光热环境的建筑外遮阳构件优化——以海口市某公寓项目为例

    杨艳梅;高锐;胡腾;付韵潮;

    遮阳是避免太阳直射造成室内过热的重要措施。对应建筑方案中既定的建筑朝向和外立面设计风格,同样的遮阳形式也可能有不同的细节表达与性能表现。针对海口市某公寓项目,从建筑体块、居室朝向、遮阳构件等不同考量因素入手,借助仿真模拟,主要比较不同形式遮阳构件在不同朝向上对居室室内温度或眩光的影响程度,给出设计对于遮阳构件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东、西侧居室,水平遮阳控制在1 000 mm内遮阳效力最佳,垂直遮阳出檐深度宜设置在300~ 450 mm;对于西向居室,顺时针旋转竖向遮阳构件可进一步提升遮阳效率,而不旋转对于室内眩光控制更有利,希望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72-8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 日照市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国土空间规划配建标准参数与建议

    徐保忠;王龙娟;赵琳;

    “十四五”期间,在我国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体系的背景下,通过分析婴幼儿照护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就如何合理科学规划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展开研究。通过对山东省日照市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规划制定思路、规划配建标准参数指标的确定进行详细论述,为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并从专项规划、土地要素保障、规划审批、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为加快构建适宜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83-8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 装配式建筑节能减排分析与发展

    全凯萌;孙洪军;史博;

    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焦点,深入探究了装配式建筑在节能减排和能源消耗方面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同时指出了装配式建筑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通过对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能耗组成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当前阶段装配式建筑推广模式的优化措施。当考虑到政策引领、技术研发、企业创新能力及施工管理能力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大大增加,这不仅在经济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也促进了建筑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2024年04期 No.89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绿色性能

  • 装配式地暖供热特性与节能性评估

    眭立军;王军;陈俊鑫;秦文;

    装配式地暖作为建筑采暖系统的一种重要末端形式,其对采暖系统能效提升的贡献取决于装配式地暖的供热特性和节能性。基于CFD方法研究了装配式地暖与传统地暖的传热过程特点,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地板表面温度上升过程和地板内部温度分布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地暖可以更快地提升地板表面温度,且稳定温度更高。同时,装配式地暖漏热损失低于1%。此外,通过对结合室外气象参数的单面外墙的住宅的仿真模拟发现,与传统地暖能耗相比,装配式地暖的节能率不低于70%。

    2024年04期 No.89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 模块化钢结构住宅外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张耀林;常明媛;纪月;成立强;

    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直接影响建筑能耗。为寻找有利于夏热冬冷地区模块化钢结构居住建筑的外墙,基于某典型乡村住宅项目,对采用6种外墙的设计建筑和参照建筑进行全年能耗模拟,分析建筑能耗差异。结果显示,保温模卡砌块砌体墙和水泥纤维板轻钢龙骨组合墙对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节能更有利,保温材料及其厚度显著影响节能效果,不同外墙的的参照建筑热工参数不同时无法以围护结构节能率简单反映外墙的节能效果差异,为类似项目的外墙选型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 方案设计阶段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性评估

    吴志敏;季柳金;董凯红;朱文祥;

    “双碳”目标下,降低建筑领域的碳排放迫在眉睫。提出了建筑低碳性评估的基本思路,阐述了建筑低碳性评估的意义,分析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各组成成分;依据碳排放计算的基本公式,结合方案设计阶段建筑方案的数据条件,提出了方案设计阶段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各组成成分的计算方法,并研究了建立以碳排放强度为主要评估指标的建筑低碳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指导、优化建筑的方案设计,从源头助力控制和减少建筑的碳排放。

    2024年04期 No.89 104-10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基于多因素影响的建筑空间进深与能耗关系研究

    贺龙;张雯琪;

    随着世界建筑发展的新趋势,建造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成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下的重大挑战。建筑空间作为建筑的核心部分,其设计与建筑的能源消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以小型办公建筑的空间进深为研究对象,以我国5个气候分区的8个典型代表城市的气候数据为模拟背景,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基于参数化平台Grasshopper对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布局、不同建筑高度下的典型办公建筑的建筑进深的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在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办公建筑的空间进深对全年建筑综合能耗的影响规律。

    2024年04期 No.89 108-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2K]
  • 严寒和寒冷地区被动房负荷特性及空调系统优化

    李高超;顾文波;阿热帕提·西尔买买提;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备优异的气密性和高保温特性,可以显著降低我国冬季采暖能耗,具有很大的节能优势。借助DeST建立办公建筑模型,以乌鲁木齐市和北京市为典型城市,对基准建筑与被动式建筑进行模拟,分析被动式建筑在寒区的节能潜力,并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探讨了不同传热系数的外墙和外窗及不同气密性对严寒地区建筑负荷的影响。此外,还对乌鲁木齐市被动式建筑空调冷热源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从乌鲁木齐市到北京市,被动式建筑采暖季节能率逐渐增大,对于乌鲁木齐市中小型被动式办公建筑而言,采用VRF多联机系统总能耗更低,但螺杆式电制冷机结合空气源热泵更经济。研究结果对严寒和寒冷地区新建被动式超低能耗办公建筑的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2024年04期 No.89 117-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 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黏结性能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

    王娟;季良;董庆广;

    外墙保温系统是建筑节能的主要路径之一,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是目前上海市主流应用的外墙保温系统。基于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应用现状,分析了不同类型界面处理剂,不同施工环境条件和拉拔尺寸等因素对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对促进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性能提升、保障建筑外立面安全具有指导意义。

    2024年04期 No.89 125-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 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供暖性能研究

    王国建;王浩宇;郭红波;王瑞灿;

    太阳能光热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空气能这2种低品位热源,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运行下系统的供暖性能。对比分析全天太阳能供热、全天单一空气源热泵供热、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运行3种运行策略,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空气源热泵,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耗电功率降低了925.85 W,降低幅度2.17%。该模式下空气源热泵的平均COP为3.96,提升1.7%。在空气源热泵结霜期间,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的平均COP提升22.29%。通过该耦合系统的仿真研究,以期为后续多能互补实验台的搭建以及农宅、办公建筑的应用提供多工况运行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9K]

绿色运维

  • 高大建筑空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

    郑晓薇;汤朔宁;汪铮;

    以寒冷地区某办公楼的通高大堂为分析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设计工况及对比工况下室内的温度、风速分布。结果表明,夏季垂直温度梯度及速度梯度较小,人员舒适感较好;冬季由于热水辐射供暖系统的作用,垂直温度梯度相对较小,整个空间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在满足热舒适度前提下,建议夏季送风温度选取18 ℃,冬季送风温度选取28 ℃,并考虑在仅室外气候条件较为恶劣时开启地暖,以利于节能。研究结果可为高大空间应用辐射供暖加空调送风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36-14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刘光富;张宇婷;张勤;姚程严;

    以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为研究对象,聚焦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践现状与问题。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各阶段所存问题,重点指出了收运和处置过程中分别存在监管不严、工艺落后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建筑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多主体协同治理、推动再生产品应用、提升数字监管等对策建议。通过系统化研究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先行地区实践现状及对策,为全国其他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规划和“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2024年04期 No.89 143-14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上海市某典型住宅空气质量与能耗监测分析

    周成虎;张利;王丽娜;朱春;

    近年来,建筑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关联性被人们广泛关注。室内空气环境(包括空气质量、热环境)受室外大气与周围环境、气候与天气、室内装修以及室内人员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低成本空气传感集成监测系统,对上海市某住宅主卧、客厅、儿童卧室进行夏季和秋季多个环境参数、能耗数据等全时段在线监测跟踪测评,并提出一种关于室内空气健康水平的综合指数gAI,通过对室内环境多污染参数的动态监测,得到室内空气的环境动态指数,进而分析典型住宅室内空气品质(IAQ)环境的动态特性和用能特点,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公共建筑全空气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研究——以青岛市某博物馆展厅为例

    庞云飞;孙豪杰;褚堃;赵毅;张长兴;

    公共建筑由于面积大、可容纳人数多、负荷波动大,对建筑内空调系统运行调节有较高要求。为满足室内人员舒适度的同时兼顾空调系统节能,基于青岛市某博物馆展厅全空气空调系统CFD仿真模型,分析了不同室内人员数量及不同室外气象参数下空调系统的送风量变化,得出空调系统在夏季设计工况下,额定175人时的不同室外气温下的最佳风量为7 000 m3/h;室内人数由175人减少至30人时的最佳风量由7 000 m3/h降至3 000 m~3/h。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空调系统送风量的精确适配,在保证室内人员舒适性的前提下,空调系统总节能率最高可达55.81%。研究结果对于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年04期 No.89 152-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6K]
  • 新风空调一体机在夏热冬冷地区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

    苏业炜;胡锦华;王帅;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高能效、高舒适性的特点,已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高温炎热,冬季阴冷潮湿,新风空调一体机能满足该地区供暖、供冷、通风与除湿等多种需求。以湖南省株洲市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为例,详细阐述了新风空调一体机在该类项目中的设计与应用,并对其室内热环境和能源消耗进行了监测与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59-16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 既有建筑水泥基外围护系统低碳改造技术研究

    季良;王娟;马思遥;

    既有建筑水泥基外围护系统存在开裂、渗漏、脱落、空鼓和高能耗等问题,为保障其安全及功能性,开展既有建筑外围护系统低碳改造是重要解决办法。系统介绍了既有建筑外保温缺陷形成原因,厘清外保温缺陷检测技术,提出外保温风险评估流程和风险等级划分方法,明确外保温低碳设计计算理论。针对外保温不同缺陷类型,提出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为既有建筑外保温低碳改造技术应用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 分类政策下垃圾焚烧碳排放核算及减排建议——以上海市某焚烧厂为例

    印健翔;郑玲芳;

    基于上海市某垃圾焚烧厂入炉垃圾的实际监测数据,核算不同垃圾分类程度下焚烧发电各环节碳排放,由此探讨垃圾分类政策下,垃圾组分和性质变化及其对碳排放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类后,入炉垃圾中厨余类垃圾占比降低,橡塑类垃圾占比和低位发热量均升高。随着分类程度提高,单位质量垃圾矿物碳焚烧排放升高,发电替代排放增加,总碳排放提升,仅低分类情景相较分类前净排放降低。采用主流方法核算,该焚烧厂碳排放总量、单位质量垃圾碳排放强度、单位质量矿物碳排放强度均随分类程度提升而升高。基于研究结果,在分离厨余类垃圾的基础上提出提升焚烧技术、筛选橡塑类垃圾并选择合适的再利用方式、预处理去除水分和有机质等建议,以期提高垃圾焚烧效率,进一步实现碳减排。

    2024年04期 No.89 169-179+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 基于CFD的学生宿舍自然通风优化策略——以福建省龙岩市某大学学生宿舍为例

    黄福来;

    优化建筑设计可以提升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进而改善建筑室内空气环境质量。CFD方法作为建筑风环境效果的主要分析手段,可为建筑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以福建省龙岩市某大学学生宿舍楼为例,通过改变建筑平面布局和通风开口大小等参数,构建不同的模拟工况。基于PHOENICS软件平台,运用CFD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室内自然通风效果,并通过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宿舍风环境优化设计策略,为建筑室内自然通风设计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80-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6K]

绿色建材

  • 钢渣在建筑材料中的碳化应用研究进展

    谢辉;刘灿;向云燕;代欣;帅海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对温室气体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究愈发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与此同时,作为我国典型大宗工业固废的钢渣,其累计堆存量大而综合利用率低,严重制约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且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钢渣用于制备建筑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钢渣在富二氧化碳(CO_2)环境中具有良好的碳化反应活性,在进行碳化反应之后体积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均得到显著优化,可直接用作建材原料,故而碳化钢渣制备建筑材料将会是钢渣资源化利用的一种理想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从钢渣的材料特性、碳化原理及固碳方法出发,对碳化钢渣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探讨了钢渣及其制品的碳化效用、固碳效率与影响因素,并针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方向。

    2024年04期 No.89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超高早强瓷砖胶性能研究

    潘伟;

    陶瓷行业的产品革新与发展对瓷砖黏结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了无机胶凝材料组成、化学和矿物型早强剂、保水增稠剂、超塑化剂、减缩膨胀剂等对瓷砖胶工作性能、早期和长期力学性能、早期和长期体积稳定性能的影响,成功制备出兼具超高早强和超高长期强度且适用于铺贴超大尺寸、低吸水率瓷砖的瓷砖胶,以期为行业内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191-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混凝土行业碳减排研究进展

    安若然;

    聚焦实现“双碳”目标的大环境下,混凝土产业如何通过技术革新来降低其碳足迹。阐述了3大减排技术策略:直接减碳、间接减碳以及碳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技术手段对于减少混凝土产业的碳排放具有明显效果,采用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至关重要,并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不仅为混凝土行业的碳减排提供了理论支撑,还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2024年04期 No.89 200-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绿色施工

  • 空间受限条件下地下连通道结构施工策划

    武海涛;

    上海市金桥临港综合区教育商住综合体一期项目地下连通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空间受限、多层次交叉作业等技术难题。结合连通道工程设计施工要求,通过前期总体策划的探讨,在拉森钢板桩及围护桩施工、基坑降排水措施、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交通运输组织、基坑监测等方面进行了周密安排,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相关施工经验为软土地区类似工程的管理策划提供了参考。

    2024年04期 No.89 206-2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 基于BIM的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沈倍敏;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管理成为工程建筑领域又一发展趋势,这使得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极大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以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为例,对BIM技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得出,在充足控制资料条件基础上,基于BIM的管理方法充分体现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智能化,并可缩短施工工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借助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可实现工程模拟和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机电安装施工质量。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类似机电安装项目提供借鉴。

    2024年04期 No.89 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