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

  • 数智化在我国绿色建造中的应用:文献综述与知识框架

    何继新;段美好;纪章然;

    近年来,BIM、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智化技术与建筑产业、绿色建造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作为创新应用场景,数智化技术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围绕数智化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基于2012—2021年国内期刊数据库中的84篇相关文献,从文献发表概况、研究热点与主题聚类等方面进行文献实证分析,从赋能机制、多技术集成、风险挑战、理论视角、研究框架等维度作定性分析,梳理了绿色建造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阶段数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知识理论挖掘主要内容和未来亟需关注的关键议题。

    2024年05期 No.9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基于文献聚类的建筑生命周期评估概念、方法与工具

    孙沛然;闫浩春;韩晓莉;张涛;

    为准确了解当前建筑生命周期评估的概念、方法与工具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从文献聚类视角系统梳理了建筑生命周期评估5个领域涉及的概念、方法与工具,包括BIM-LCA、隐含碳和隐含能耗、城市尺度LCA、循环经济、动态及前瞻型LCA。研究结果表明,工具层面的发展方向是将LCA工具集成到BIM中及扩充本土化LCA数据库;建筑隐含阶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改造翻新阶段,对影响评估和减少隐含碳经济成本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不同的城市尺度LCA方法各有优劣,结果差异大;涉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层面,未来应提高LCA结果的透明度和可用性;建筑动态LCA在国内研究较少,更为标准化的量化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4年05期 No.90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 夏热冬冷地区零能耗办公建筑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龙;杨波力;孙晓敏;

    基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国家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并鼓励探索和建设零能耗建筑。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办公零能耗建筑设计技术路径,对零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机电系统设计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要点进行了概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建筑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无锡市某栋办公楼为例进行零能耗建筑设计,并分析了零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为基于限额设计的零能耗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引导式人群疏散方法研究进展

    李岩松;李建勇;陈剑秋;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筑空间复杂,人群密度大,紧急情况下的人群自由疏散容易导致应急管理事件,应合理安排疏散引导提高疏散效率。介绍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疏散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如人群密集、复杂结构空间及安全保障等;从标识牌和引导员2种引导模式对现有的引导式人群疏散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希望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升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5期 No.90 29-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体育馆壁扇调风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黄福来;

    电扇作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调节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对电扇调风方案进行研究并得出优化设计策略尤为重要。通过现场实测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采用PHOENICS软件平台进行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CFD方法分别对壁扇不同出风速度、电扇直径、倾角等工况进行室内通风模拟,以风速和空气龄作为评价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体育馆壁扇调风优化设计策略,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34-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 黔东南地区水上粮仓气候适应性技术解析

    张翼;刘骁;刘潇衍;李坤明;周杉;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实现粮仓的节能储存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水上粮仓建筑群是运用气候适应性营建手法实现节能的典型案例。通过调研测绘、模型复原以及相关软件的模拟分析,得出粮仓整体布局、单体营建和细部构造层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总结了该水上粮仓所使用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以期为南方地区高标准乡土粮仓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西北寒冷地区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应用——以兰州新区某办公楼为例

    薛雅琳;

    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等都依赖于能源,而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凭借其节能、低碳的优势,逐渐被应用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节能建筑实践中。以兰州新区某办公楼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首次在西北寒冷与欠发达地区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实践,旨在借鉴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同类地区的新建节能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节能减排等可持续事业的发展。

    2024年05期 No.90 50-5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基于新陈代谢派建筑理论的乡村建筑设计——以长海县广鹿岛某建筑设计为例

    王永新;苏媛;黄子洋;瞿亚妮;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阶段。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基于新陈代谢派建筑理论,以长海县广鹿岛某建筑设计为案例,对其运用装配式可替换舱体、智能建造、模块定制、绿色节能措施等建筑设计方法,创造出可以随时间和需求而改变功能和空间的建筑,对该地区旅游业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浪费、土地资源不足导致乡村建设难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乡村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2024年05期 No.90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工业厂房海绵城市改造设计优化——以天津卷烟厂技改项目三期工程为例

    郑捷;赵一奇;杨添喆;郑威;吴过;

    以天津卷烟厂技改项目三期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项目场地内的普通绿化、普通下凹式绿地以及碳纤维模块绿地分别进行人工注水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对不同构造条件下土壤层的孔隙率、产水能力、枯竭点及渗透系数等模型参数进行率定。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模拟分析,以项目改造前的场地绿化雨水径流为对照样本,研究在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普通下凹式绿地和采用碳纤维模块的下凹绿地对暴雨径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设有碳纤维模块的下凹绿地其产水能力及渗透系数均有提升,对雨水径流的控制能力更强,项目优化后的海绵城市效益相对更好,可为其他同类型的改造工程提供海绵城市设计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某学院办公建筑为例

    吴彦;罗德成;赵方敏;何开远;陈洁;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猛,并涌现出一大批有关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超低能耗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又一提升,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成为绿色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重庆市某学院超低能耗办公建筑为案例,选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最大的建材生产运输阶段、运行阶段为研究范围,对两个阶段超低能耗建筑表现的能耗量、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参考建筑进行对比,试图找到这两个阶段影响超低能耗建筑能耗量与碳排放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策略。

    2024年05期 No.90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模块化绿色临建在输变电工程中的应用——以云海330 kV变电站工程为例

    庞涛;王子豪;石鑫;张旭晨;马真;王志军;

    模块化绿色临建以其预制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计理念,显著提高了建设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以模块化绿色临建在云海330 kV变电站工程的实践为例,详细分析了临建工艺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高性能墙体与预制舱体的制造、应急通道与排水系统的创新、停车场与绿化的环保理念、高效节能的照明与幕墙技术,以及定制化设施的人性化布局。通过与传统和同期彩钢板搭设方式的对比,展示了模块化临建在空间利用、环保性、能效和室内设施周转性等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此外,从经济角度分析了预制式临建搭设方式的成本效益,强调了其在长期项目中的总体成本明显低于传统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24年05期 No.90 73-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绿色低碳建造咨询服务发展路径研究

    李朦;秦丹;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但我国绿色建造起步较晚,与之配套的咨询服务也尚未形成。现有的咨询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绿色建造的需求,新型的绿色低碳建造咨询服务模式需要得到同步发展,亟需围绕项目前期策划到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从技术维度和管理维度,提供“策划定位、规划定格、设计定型、物料选控、施工质控、交付品控、运维能控”的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绿色低碳建造咨询服务,为绿色建造方式的推行和咨询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05期 No.9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绿色性能

  • 外墙保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国敏;陈垚;殷玥;

    建筑节能需求随建筑业发展逐步增大,外墙保温是解决节能问题的方式之一。从外墙的保温方式入手,对国内外外墙保温的现状进行综述,并通过比较指出现阶段保温方式做法存在的问题。目前,众多仿生建筑以及仿生结构案例快速涌现,为外墙保温提供了思路。通过对动物翅膀表面以及皮毛等部位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具有的各类结构能够应用到外墙表面,极大地提高了外墙的光热转化效率,或者通过这种结构来降低自身的热传导率,减少热量的损失,保温效果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2024年05期 No.90 84-8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3K]
  • 板塔混合式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通风效率关联性研究

    张玉华;张豪杰;葛骏波;谢华;

    高层住区的室外风环境质量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品质,以武汉地区城市气候为背景,对武汉市中心城区14个板塔混合式高层居住区进行抽样,总结武汉市典型高层居住区建筑空间形态,探讨板塔混合式高层居住区空间形态与通风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板式高层楼栋数的增加对于行列式板塔混合高层居住区室外低风速区域面积影响不大但能提升通风效率,对于错列式板塔混合高层居住区则会增加其室外低风速区域面积,降低其风阻指数,但降低幅度要小于行列式建筑布局。研究结论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其他城市提供一定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90-9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 宁波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路径探索

    高家绪;潘松法;王轩;叶芸;

    为规范宁波市既有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控制和降低运行能耗,推动宁波市既有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改造路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对宁波地区42个不同类型既有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能源审计的能耗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既有公共建筑空调能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适宜性和合理性的角度出发,确定节能潜力的挖掘方向,探索节能改造路径,以期为类似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3K]
  • 基于山水城市理念的惠州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路径

    马艳娟;李德心;盛超;

    绿色山水城市是现代化宜居城市发展的方向,广东省惠州市身处岭南地区独特地理环境,山水融合其中,惠州市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山水城市发展目标。能源消耗量是绿色山水城市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分析了惠州市“十三五”期间主要公共建筑的能耗情况,在研究岭南建筑的节能特点基础上,基于绿色建筑视角,提出提升惠州公共建筑能效实施路径,为发展绿色山水城市提供借鉴。

    2024年05期 No.90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基于分项监测能耗的建筑节能潜力分析

    赖振彬;李洋;杨垣;帅海乐;李煜江;

    基于分项计量装置和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提取某办公建筑连续2 a的分项能耗监测数据,掌握建筑各用能系统的分项能耗基础数据,加入建筑实际使用情况,分别对该办公建筑年总能耗、季节性能耗和重点分项能耗随温度变化趋势进行横纵向的对比,结合各分项年、月、日能耗分析其节能潜力并提出初步相应措施和相应管理建议。在不更改现有建筑设备和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仅通过行为习惯的整改措施预测该建筑整体能耗可以在现有能耗基础上可以降低3.2%~4.5%,如果对建筑进行更深层次的能源审计和重点用能设备进行深度能耗分析,预计可以挖掘更多的节能潜力。

    2024年05期 No.9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7K]

绿色运维

  • 上海市某典型建筑企业碳排放现状与减排路径研究

    孙明明;

    建筑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承担的管理活动直接影响着行业管理的质量。以上海市某典型建筑企业为例,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对企业运营边界与组织架构进行分析,基于项目施工图、预算书、工料机清单等多种数据,核算了该建筑企业自身和对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研究发现该企业范围三的碳排放对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98%,未来应积极探索设备能效提升、新能源替代以及工艺优化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带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减碳。

    2024年05期 No.90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 “双碳”背景下绿色建筑节能运营管理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节能考核为例

    付鹏;孙弈先;

    “双碳”背景下,逐步推进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力保障。对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年度节能考核工作进行调研,梳理各类型项目在运行阶段的考核现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做法和问题阻碍,分析总结城市层面的建筑节能运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在运行能耗、可再生能源系统、能耗监测系统、节能运维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建筑领域尽早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老旧宿舍修缮与大学生文化育人模式的协同构建

    王伟;于灏;董玉国;

    环境行为学在大学生文化育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关注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更关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反馈循环。高等院校特别是中心城区校区,因历史原因、校区定位、规划容积率等问题,老旧宿舍的问题更为凸显。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高校宿舍环境设计,可以塑造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从而实现良好的思政教育效果。以环境行为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考虑宿舍环境设计、大学生行为习惯、价值观培养等多个因素,探讨高校老旧宿舍修缮与大学生文化育人模式的相辅相成与协同构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出针对老旧宿舍环境育人的修缮方案,真正实现宿舍环境的优化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促进文化育人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2024年05期 No.90 120-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要点探究

    张浩杰;

    基于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合理设计的必要性,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后期运行需求,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系统与消防系统设计要点,以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营、乘客以及消防所需用水正常稳定供给,内部污水、废水排放顺畅,进一步提高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水平,使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与规划均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建设要求。

    2024年05期 No.90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绿色建材

  • 安徽省典型超低能耗居住建筑外墙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

    沈念俊;周静娜;李浩瀚;庙诗祥;

    通过调研安徽省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总结出常用的保温形式和保温材料,结合实际项目,得出7种典型外墙构造。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这7种外墙构造在建材生产阶段、建材运输阶段、外墙施工阶段、外墙维护阶段、外墙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占比最大,达到总碳排放量的70%以上;装配式比非装配式的总碳排放量降低6%左右;内外复合保温外墙的总碳排放量最大,比“夹心保温+外保温外墙”的碳排放量高18%以上,比外保温外墙的碳排放量高11%以上;不同的保温材料和墙体材料对外墙的总碳排放量影响较小。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碳排放最优的外墙构造,从建材角度为降碳提供依据和方法。

    2024年05期 No.90 129-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 岩棉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与实例测算

    李旻雯;齐悦;

    岩棉在建筑节能领域已成为主流保温材料,但国内鲜有岩棉产品相关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和实例研究。以岩棉制品作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其碳足迹核算方法,并以某岩棉生产企业为例开展碳足迹评估,探索在其生命周期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该企业的岩棉制品碳足迹为1.49 tCO_2e/t,其中,产品生产阶段所排放CO_2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占比近80%,是降低碳足迹和产品绿色低碳升级的最主要环节。研究结果可为企业后续进行产品绿色低碳升级提供指导和建议,为行业碳排放基础数据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钠盐对钢渣砌块碳化性能的影响

    顾磊;邓加鑫;袁慧慧;张晓翔;

    利用加速钢渣的碳化制备建筑材料是一种有效资源化利用钢渣并吸附二氧化碳(CO_2)的手段。然而,由于CO_2的传输和动力学限制,钢渣的碳化通常在高温、高压且纯CO_2浓度下进行。为减少加速碳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常压和低CO_2浓度条件下对钢渣砌块进行加速碳化试验。在钢渣砌块中掺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钠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4Na),通过抗压强度和固碳率评估钢渣砌块的碳化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图(SEM)分析产物与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钢渣砌块中掺入EDTA及其钠盐可提升碳化强度和固碳率,其中增益效果为EDTA-2Na>EDTA-4Na>EDTA。EDTA及其钠盐的掺入并不会改变碳化钢渣的产物种类,但会形成更多颗粒尺寸更小的方解石填充孔隙,使基体致密程度更高。研究结论可为钢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绿色施工

  • 大跨度钢桁架屋顶单机分段吊装施工技术研究

    朱嘉勇;

    大型钢结构的吊装作业日渐成为钢结构工业化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因受作业场地条件限制,大型钢结构构件的一次吊装施工安全成为大跨度钢结构应用的掣肘缘由之一。以38 m大跨度钢桁架屋顶吊装施工方式为例进行分析,选用单机分段吊装进行施工,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且保证了施工安全性,为今后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基于绿色理念的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构件设计与施工

    孟允;张亚东;

    我国建筑行业的政策调整与建筑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给建筑工业化与大规模生产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市场带来了卓越商机。梳理了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构件的组合、设计、生产、施工,对装配整体式楼梯间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分析。通过对楼梯间的结构、构件和节点等进行详细的设计,确保构件的工业化生产与施工顺利进行。对比装配式楼梯构件的深化设计、拆分设计、结构构件全预制、节点连接、施工及安装等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流程操作要点,得出相比传统湿作业的技术与施工方法,新型装配式楼梯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环保性能和更低的能耗的结论,以期为相关实践项目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 基于“双碳”目标的高速磁浮轨道系统绿色建造

    蔡晓军;

    “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我国已将“双碳”战略全面融入交通运输长期发展规划,要求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高速磁浮利用磁力悬浮的技术实现列车的高速运行,其能耗仅为传统轮轨列车的1/3左右,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其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等特点。从建造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通过对高速磁浮轨道系统模块化设计、智能化施工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高速磁浮轨道系统绿色建造的相关技术,促进高速磁浮轨道系统建造全生命期内,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目的。

    2024年05期 No.90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基于BIM的大空间结构检查面划分及智能抽样优化

    沈君冰;马海峰;白瑜;王祺麟;王志强;

    为了实现质量验收的标准化、智能化,以提高施工验收管理效率的施工质量验收系统越来越多。基于原有验收系统中BIM模型的处理特点,确定新的检验批划分依据与原则,从而实现智能抽样。同时,使得BIM模型在大空间结构检查面上也能保证系统智能化的检验批划分与抽样符合相关验收规范及现场验收的实际情况,使基于BIM的质量验收系统更广泛地适用于施工验收,提高项目数字建筑水平。

    2024年05期 No.90 16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