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继新;段美好;纪章然;
近年来,BIM、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数智化技术与建筑产业、绿色建造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作为创新应用场景,数智化技术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围绕数智化在绿色建造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基于2012—2021年国内期刊数据库中的84篇相关文献,从文献发表概况、研究热点与主题聚类等方面进行文献实证分析,从赋能机制、多技术集成、风险挑战、理论视角、研究框架等维度作定性分析,梳理了绿色建造设计、施工、运营与维护阶段数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知识理论挖掘主要内容和未来亟需关注的关键议题。
2024年05期 No.90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孙沛然;闫浩春;韩晓莉;张涛;
为准确了解当前建筑生命周期评估的概念、方法与工具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从文献聚类视角系统梳理了建筑生命周期评估5个领域涉及的概念、方法与工具,包括BIM-LCA、隐含碳和隐含能耗、城市尺度LCA、循环经济、动态及前瞻型LCA。研究结果表明,工具层面的发展方向是将LCA工具集成到BIM中及扩充本土化LCA数据库;建筑隐含阶段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改造翻新阶段,对影响评估和减少隐含碳经济成本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不同的城市尺度LCA方法各有优劣,结果差异大;涉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构件层面,未来应提高LCA结果的透明度和可用性;建筑动态LCA在国内研究较少,更为标准化的量化方法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4年05期 No.90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5K] - 王龙;杨波力;孙晓敏;
基于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要求,国家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并鼓励探索和建设零能耗建筑。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办公零能耗建筑设计技术路径,对零能耗建筑的围护结构节能设计、机电系统设计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要点进行了概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建筑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无锡市某栋办公楼为例进行零能耗建筑设计,并分析了零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为基于限额设计的零能耗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李岩松;李建勇;陈剑秋;
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筑空间复杂,人群密度大,紧急情况下的人群自由疏散容易导致应急管理事件,应合理安排疏散引导提高疏散效率。介绍了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疏散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如人群密集、复杂结构空间及安全保障等;从标识牌和引导员2种引导模式对现有的引导式人群疏散方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希望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提升应急疏散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4年05期 No.90 29-3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 黄福来;
电扇作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调节的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对电扇调风方案进行研究并得出优化设计策略尤为重要。通过现场实测与计算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采用PHOENICS软件平台进行室内气流组织模拟并验证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CFD方法分别对壁扇不同出风速度、电扇直径、倾角等工况进行室内通风模拟,以风速和空气龄作为评价指标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体育馆壁扇调风优化设计策略,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34-40+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 张翼;刘骁;刘潇衍;李坤明;周杉;
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何实现粮仓的节能储存是“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水上粮仓建筑群是运用气候适应性营建手法实现节能的典型案例。通过调研测绘、模型复原以及相关软件的模拟分析,得出粮仓整体布局、单体营建和细部构造层面的气候适应性营建,总结了该水上粮仓所使用的被动式设计策略,以期为南方地区高标准乡土粮仓的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 薛雅琳;
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等都依赖于能源,而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近零能耗建筑技术凭借其节能、低碳的优势,逐渐被应用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节能建筑实践中。以兰州新区某办公楼为例,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首次在西北寒冷与欠发达地区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实践,旨在借鉴该项目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同类地区的新建节能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节能减排等可持续事业的发展。
2024年05期 No.90 50-5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3K] - 王永新;苏媛;黄子洋;瞿亚妮;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阶段。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基于新陈代谢派建筑理论,以长海县广鹿岛某建筑设计为案例,对其运用装配式可替换舱体、智能建造、模块定制、绿色节能措施等建筑设计方法,创造出可以随时间和需求而改变功能和空间的建筑,对该地区旅游业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资源浪费、土地资源不足导致乡村建设难等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他具有类似特征的乡村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2024年05期 No.90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3K] - 郑捷;赵一奇;杨添喆;郑威;吴过;
以天津卷烟厂技改项目三期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项目场地内的普通绿化、普通下凹式绿地以及碳纤维模块绿地分别进行人工注水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对不同构造条件下土壤层的孔隙率、产水能力、枯竭点及渗透系数等模型参数进行率定。通过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模拟分析,以项目改造前的场地绿化雨水径流为对照样本,研究在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条件下,普通下凹式绿地和采用碳纤维模块的下凹绿地对暴雨径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设有碳纤维模块的下凹绿地其产水能力及渗透系数均有提升,对雨水径流的控制能力更强,项目优化后的海绵城市效益相对更好,可为其他同类型的改造工程提供海绵城市设计参考。
2024年05期 No.90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吴彦;罗德成;赵方敏;何开远;陈洁;
近年来,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猛,并涌现出一大批有关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超低能耗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又一提升,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成为绿色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重庆市某学院超低能耗办公建筑为案例,选取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最大的建材生产运输阶段、运行阶段为研究范围,对两个阶段超低能耗建筑表现的能耗量、碳排放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参考建筑进行对比,试图找到这两个阶段影响超低能耗建筑能耗量与碳排放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减碳技术策略。
2024年05期 No.90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庞涛;王子豪;石鑫;张旭晨;马真;王志军;
模块化绿色临建以其预制化、模块化和标准化的设计理念,显著提高了建设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以模块化绿色临建在云海330 kV变电站工程的实践为例,详细分析了临建工艺的多个关键领域,包括高性能墙体与预制舱体的制造、应急通道与排水系统的创新、停车场与绿化的环保理念、高效节能的照明与幕墙技术,以及定制化设施的人性化布局。通过与传统和同期彩钢板搭设方式的对比,展示了模块化临建在空间利用、环保性、能效和室内设施周转性等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其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此外,从经济角度分析了预制式临建搭设方式的成本效益,强调了其在长期项目中的总体成本明显低于传统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024年05期 No.90 73-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李朦;秦丹;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推广绿色建造方式,但我国绿色建造起步较晚,与之配套的咨询服务也尚未形成。现有的咨询服务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绿色建造的需求,新型的绿色低碳建造咨询服务模式需要得到同步发展,亟需围绕项目前期策划到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从技术维度和管理维度,提供“策划定位、规划定格、设计定型、物料选控、施工质控、交付品控、运维能控”的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绿色低碳建造咨询服务,为绿色建造方式的推行和咨询业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05期 No.9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